8月16日,县政府审议通过《云阳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1)》。规划提出:到2021年,全县康养产业要在六大领域实现突破,着力构建渝东北卫生与健康高地、康养示范基地、旅游文化养生目的地、绿色健康食品供给地,努力打造“生态健康产业强县”,建设“三峡健康城”。全县健康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健康产业增加值达到50亿元,占GDP的10%左右,成为全县重要的支柱产业。
今后五年,云阳发展健康产业,如何布局,怎么抓住关键?
关键词一:“一核二区多基点”空间布局
《规划》提出,全县健康产业的空间布局为“一核二区多基点”。“一核”:即以县城为核心,作为全县健康产业的综合发展区域,目标是打造三峡健康城。“二区”:一是龙缸景区,目标是逐步打造成为全市著名的高山康养示范基地和户外健身休闲基地;二是四十八槽森林公园,目标是逐步打造成全市知名的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多基地”:即根据全县各地自然、趣味、交通、产业等基地条件,因地制宜布局特色健康产业,形成多个基地。
关键词二:“六大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文化旅游养心。云阳将围绕守住城市文脉、讲述云阳故事、恢复民宿古居、推动文化消费四个方面发展养心产业,建设渝东北山水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县。提出10大文艺创作工程、修复开发10处西南传统民居宗祠、修缮10处古建筑、保护10处新南传统民居村落。依托龙缸、张飞庙、三峡梯城、环湖绿道,打造国内外知名婚纱摄影基地和影视拍摄基地,将盘龙打造成为全域全季休闲健康产业示范区,加快建设南滨路风情一条街。到2021年,文化旅游养心产业综合产值达到25亿元。具体规划了1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59.87亿元。
休闲运动养身。提出大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室内健身运动、户外益趣运动;打造沙滩排球等10大品牌赛事,每年举办比赛10场以上。新增健身房以及培训中心20家以上,健身休闲产业规上企业10家以上。加快北部新区体育公园等建设,2021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1平方米。开发清水湖、高阳湖水上运动休闲项目,建设岐山草原冰雪旅游度假区。到2021年休闲运动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亿元。具体规划了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4.2亿元。
幸福益寿养老。提出围绕高端养老有供给、中端养老有市场、基本养老有保障三个方面发展健康养老新业态,建成全市一流的健康休闲养老示范基地。提出在县城、黄石高铁新城、水口工业新区建设3个专业养老基地。在盘龙街道规划建设成渝地区最大休闲养老中心。依托龙缸景区、四十八槽森林公园打造旅游休闲养老和“候鸟式”养老。开工建设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康养项目。以片区中心集镇为重点,每年引进5家以上民营资本开办养老服务机构。放开搞活全县乡镇敬老院,发展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30家。到2021年,养老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5亿元。具体规划了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8.88亿元。
健康食品为首。提出着力打造健康农产品“五彩田园”,扶持壮大天然生态土产品,巩固提升高端有机农产品,大力开发药食同源保健食品,建成渝东北健康农产品供给标杆县。提出把“五彩田园”打造成健康农产品基地的示范点、特色观光农业的看点和现代农业园区的亮点。布局建设一批生态土产品规模种养基地,并把生态土产品加工成营养套餐和旅游食品。借力“天生云阳”品牌,做大盘强阳菊、黑木耳等有机农产品,开发精灵子蜂蜜花粉、枇杷止咳糖浆等保健品。到2021年,健康产品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0亿元。具体规划了13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5.8亿元。
医药产业为重。提出了推进药材基地标准化、医药产业集群化、医学装备产业化,建成渝东北重要的医药生产基地。要打造以中药材种植、观赏、中医药知识普及等为内容的主题公园。发展药材育种、饮片加工、中成药提取等产业,开发植物饮料、口服液、中成药等中药产业。提升云海药业、旭达药业。到2021年,医药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具体规划了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63.96亿元。
医疗服务为本。提出以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为目标,跨越发展公立医院,有序发展民营医院,突破性发展中医药产业,超前发展康复护理服务产业,实现县内就医比例超过90%,为建设渝东北医疗卫生高地打下扎实基础。探索公立医院部分领域或科室向民营资本开放,引导社会办医向规模化、高水平、高质量发展。以县中医院为龙头,打造渝东北中医药服务高地。大力发展以母婴护理、家庭护理、病患护理等为主要业态的家庭服务业。逐步建立全民健康管理系统大数据平台。到2021年,医疗服务业综合产值达到25亿元。具体规划了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0.57亿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