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景区
记者 方丹
近年来,我县一直将旅游产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打造,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推进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全县上下积极行动,努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功能服务配套,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目前,全县旅游规划布局基本形成,一大批优质景区享誉全国,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夯实了坚实基础。据县旅游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至11月全县接待海内外游客1262.9万人次,同比增长22.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9亿元,同比增长21.3%。
文峰景区红叶
打造核心景区 丰富旅游产品
我县坚持以大投入推动大发展理念,按照“一城两轴三片”空间布局,深入挖掘高峡平湖、山水峡谷、多元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
巩固提升小三峡·小小三峡景区,全面理顺小三峡景区运营体制,顺利完成小三峡景区回购,实现三大景区“建管营”一体化新格局。同时,提档升级小三峡宁江旅游码头风貌改造。完成小小三峡乌篷船样船建造并试航。
积极推进神女景区5A级创建,全力推动神女溪观光电梯建设,启动观云麓野奢酒店群游客中心建设,完成神女景区情定云端廊桥主体工程。目前,神女景区南环线对外开放,九龙索道、梦幻客栈、星月客栈投入使用,“三峡院子”惊艳迎客,神女天梯、敞心坡野奢酒店建设有序推进;北环线加快建设,七星至望霞旅游公路、望霞索道、游客服务中心和观景平台等项目同步实施等。
与此同时,全力推动当阳大峡谷5A级景区建设。平河度假村迎得市场,成为乡村旅游代表地。平河漂流和瀑布群提档升级,小石峡游客中心对外运营,全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
此外,依托核心旅游景区景点优势,规划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样板,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农家乐,走出一条旅游带脱贫、促增收的新路子。
精品民宿“三峡院子”。 记者 方丹 摄
发展乡村旅游 推动惠民富民
与县城隔江相望的建平乡位于我县神女景区核心,是陆上进入神女景区的主要通道之一。据建平乡相关负责人介绍,从规划设计到基础设施投入,将把建平乡打造成集休闲观光、农业体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全域旅游示范乡,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让建平老百姓人人搭上旅游顺风车,吃上旅游饭。
在建平乡的田园间,往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大大小小的农家小院,房净饭香……
黄岩村的周诗兰以前一直靠务农为生,自从当地开发了观赏红叶的旅游线路后,公路修到了家门口,她就开起了农家乐。“去年就有二三十万元的收入。”周诗兰说,“来吃饭的客人越来越多,又把房子进行了扩建,可以同时接待200多名游客。”
相邻而居的黄彪也将自家的房屋改造成农家乐。他说,红叶节期间,以每户农家乐累计接待1000名游客计算,每户至少能收入5万元。
黄岩村村主任龚存国介绍,目前黄岩村在景区工作的有上百人。依靠景区优势,黄岩村有7户村民开起了农家乐。“靠着‘旅游饭’,不少村民得到实惠,咱们高山村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龚存国说。
据悉,全县新增星级酒店2家,升级改造旅游精品店6家,发展星级农家乐10家,新增床位300余张。重点巩固6个乡村旅游示范片,带动300余贫困户通过乡村旅游实现脱贫,1.5万多群众吃上旅游饭。
此外,会同巫峡镇、抱龙镇、双龙镇、大溪乡等10余个乡镇,精心策划四季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重点打造抱龙镇青石村巫峡翠屏峰和双龙镇安静村十里赤壁、鱼头湾两条红叶线路。稳步推进2017年美丽乡村旅游建设,推动巫峡镇、双龙镇、平河乡、建平乡、当阳乡环境综合整治以及步游道、旅游厕所、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打造大峡村、下庄村、黄岩村、柳坪村、春泉等精品民宿旅游示范带动项目。启动面上乡村旅游环境整治、三改一整等工作,推进宜居宜游田园乡村。
葱坪湿地。 谭艳 摄
推进品牌创建 旅游品牌凸显
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神女景区5A级等创建工作;文峰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围绕“春夏秋冬”,唱好“四季歌”。持续推广“碧江巫峡·十里李花、云雨巫山·梦里神女、高峡平湖?神女赐福、红叶江山·浪漫心旅”四季品牌。巫山荣获“2017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和“海外游客最想去的旅游目的地“称号。
此外,成功举办第十一届长江三峡(巫山)国际红叶节暨第三届神女杯艺术电影周,接续组织长江三峡(巫山)国际越野赛和当阳大峡谷国际户外挑战赛。携手周边区县共建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一体化,成立“一卡通”销售联盟。
“中国恋城·神女巫山”魅力彰显,长江三峡、巫山云雨、巫山红叶、高峡平湖闻名遐迩,红叶节、艺术电影周成为巫山名片。
西部旅游博览会
多点多措并举 强化宣传营销
在品牌营销上,我县也多方发力,以唱响“中国恋城 神女巫山”为主题,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广巫山旅游形象。
持续推广“碧江巫峡十里李花、云雨巫山梦里神女、高峡平湖神女赐福、红叶江山浪漫心旅”四季品牌。通过积极争取巫山成功荣获“2017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和“海外游客最想去的旅游目的地“称号。与《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美国ABC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20余家主流媒体合作,刊发文章150余篇;县域媒体发表新闻稿件300余件次,还荣登《香港商报》及全球商报联盟海外成员网站及Facebook。
深度开发“微游巫山”官方微信,强化与知名媒体、网络达人、微博和OTA合作,高频率宣传巫山旅游形象。成功举办2017“了不起的巫山”千城千面中国行启动仪式和大V采风行活动;牵头承办了全国风景名胜区信息宣传工作会议,积极争取“重走318,打造中国的国民公路”,入围全国最美自驾旅游线路;组织开展5.19“中国旅游日”分会场活动;积极参加“西旅会、“渝洽会”宣传营销等活动20余场次。开发完善VR全景观赏核心景区景点,拍摄完成《全域旅游新形象》《深呼吸小城》等宣传片,协作开展景区航舶、网红直播、嘉宾访谈、连线采访等活动30余次。
另外,还借力市场推广巫山旅游品牌。借力长江旅游联盟举办的“四季长江 一路风光”大型旅游营销市场推广活动,积极开拓上海、湖北、吉林等重点省市客源市场。抢抓东西扶贫协作机遇,加强与烟台、龙口旅游委对接,举办特色旅游产品双向推介会,共推旅游市场联合开发。主动跨界融入香港、澳门旅游行业领域,参加专题旅游推介。深耕重庆、成都、宜昌及周边区县市场,促使宣传营销方式更加多元。
目前,全域旅游号角早已吹响,各项举措加紧推进。相信通过全县上下齐行动,顺利完成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并以创建为契机,真正走出一条青山绿水变金山银山的路子,让全县人民走上旅游致富路。(图片由旅游局提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