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石柱县完成263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实现群众“小病不出村”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石柱网2017/09/13

修缮一新的标准化村卫生室

    本网讯(记者 张琼慧 文/图)“现在村卫生室条件好多了,有个头疼脑热的,不出村就可以找医生看好了。”近日,在下路街道天泉村卫生室里,正在输液的65岁老人马兹祥,对村卫生室的环境和服务赞不绝口。

    记者看到,通村公路直接修到了村卫生室门口,150平米的空间里诊断室、药房、观察室、档案室、值班室等房间布局合理,瓷砖地面干净整洁,各类常见药物种类齐全,基本医疗设备摆放整齐,统一设计的标牌、宣传牌、公示牌一目了然。

    从医24年的唐芬见证了天泉村卫生室的“蜕变”。该村以前由于没有标准化卫生室,看病就医条件很差,当地群众不得不到距离较远的乡镇卫生院看病就医,多走冤枉路不说,还会产生更多的开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成后,附近群众在村卫生室看病方便多了,并且诊治室、观察室这些都分开了,井井有条,看着都特别舒服”,唐芬告诉记者。

    像天泉村卫生室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我县地处山区,有些偏远地区的群众看病并不方便,到最近的医疗点步行也要两三个小时。为了改善这一状况,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列为民生实事之一,着眼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逐步完善医疗用房和医疗设施,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我们按照面积达标、五室分开、标识统一、设备按需配置的目标,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加快推进了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县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标准化村卫生室业务用房面积均在60平方米以上,水、电、暖、网络、厕所、宣传栏等配套设施齐全,还配备了治疗床、紫外线消毒灯、中西药品柜、出诊箱、雾化器、电子血压计等基本医疗设施,通过硬件的投入进一步改善了基层医疗条件,优化了行医环境,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安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标准化村卫生室是保证广大群众身体健康的前沿阵地。近年来,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真真切切赢得不少群众‘点赞’”,县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说。截止目前,全县263所村卫生室已完成标准化建设,群众“小病不出村”的目标在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中得到了实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