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创晨读新方式 两江新区礼嘉中学优化“晨读空间”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重庆两江新区官网 2019-12/18



    推动主题教育不断走深走实,要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两江新区礼嘉中学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着力优化晨读空间,通过晨读构建积极的阅读氛围,提高晨读实效性,已成为学生积累素材和培养良好习惯的有效路径。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科学有效的晨读不仅能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美文素材,还能对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晨读对英语和语文的学习很有帮助,但之前学校的晨读模式存在不少问题。”礼嘉中学办公室主任叶洪告诉记者,最显而易见的问题是晨读形式的死板和单调,晨读由班主任管理,缺乏学科专业的指导。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学生齐读、自读或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一句一句领读。课时效率利用低下、缺乏教师指导,最终使晨读流于形式,难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

    今年9月开学,礼嘉中学展开了一场“晨读空间优化”行动。目的是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感知语言魅力、获得情感体验;保障晨读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效率;并提高学生阅读和口语交际能力,提升语言学习能力。怎么做?学校立即成立领导小组,召开相关干部、教师会议,明确研究路径,并查找国内同行在晨读教学方面的研究与取得的相关成果。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以及面对面的沟通,学校发现传统晨读方式的不足十分明显。

    “晨读没有详细的教学计划,随意挑选部分内容让学生朗读。”“学生一直读到晨读下课,普遍反映累。”“晨读效率低,学生也缺乏兴趣。”……面对种种反馈,学校研究发现,问题症结在于科任教师的指导和管理。

    “晨读不论怎么读,教师都要做好指导者、参与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叶洪告诉记者,学校制定了一系列考核标准,要求科任教师全部进班指导,带领学生们开展晨读课,并且要把晨读当做课堂一样对待,做好备课计划。

    教师走进晨读课堂,能够让学生准确把握朗读、背诵材料的语音语调准确,指教学生模仿的方式,还可以进行朗读、背诵的示范,让师生共同学习,平等交流。

    在晨读内容的选择上,也有了新变化。学生不单单是熟读和背诵教材中的经典句子或段落,许多名著、报纸也成为阅读的极佳材料。如《语文课外经典名著》《21世纪英语报》《中学英语报》等都成了学生的晨读素材。这样一来,学生不仅积累了知识,还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可谓一举多得。过去,晨读方式单一,通常是学生大声朗读,然后教师再进行抽查,这样的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热情。

    经过改革后,礼嘉中学的晨读课堂可以是竞读,也可以是情景再现,教师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对每个小组设计差异化的晨读内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帮助学习成绩弱的学生纠正错误,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或者开展讲故事比赛。用课本外与该单元内容较为匹配的趣味故事,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和理解;亦或是开展分角色对话,让学生对课本剧进行背诵表演,在具体的情境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经过几个月的优化后,学生们语言学习能力提高显著。”叶洪表示,经过考察,学校发现学生们听力水平、口语水平都提高了,书面考试成绩也有所提高,而教师在晨读中给予的指导也对学生的晨读观念、习惯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记者 江亚蔓)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