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禁渔期结束后,云阳渠马镇土岩村的“小微”创业人邓利一天忙得很。
“现在钓鱼的多,城头精品、万兴等几家渔具店都在催货!” 邓利是一个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30出头年纪,近几年通过朋友引进养殖蚯蚓这个“小儿科”,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变废为宝,搞生态科学养殖
邓利养殖的蚯蚓从成都吉丰蚯蚓养殖场引种“太平2号”。在自家菜园地建立种场,通过自繁自养和提纯复壮后,移至商品场养殖。这几年,他怀着试一试的心态,经营的养殖商品场只有1亩多点,年收入就有五万多元。
“一条蚯蚓的养殖期在47天——128天,夏天短,冬天长。”邓利毫不保留告诉拜师学技术的创业者,一条成熟的养殖蚯蚓4—5厘米,比土蚯蚓短,颜色呈深红。养殖蚯蚓要在25°最合适,气温超过75°要防暑降温,低于8°要覆盖薄膜加温。
每天上午,邓利到镇上养猪场把粪便收来,通过高温发酵,使粪便的PH值在8左右,碳氮比在20:1的营养要求,用药物处理剂除掉氨气。通过这样处理利用,真正做到变废为宝的生态养殖。
本小利大,“短平快”适合贫困户
这段时间,邓利把远在广东创业的母亲请回来,协助管理养殖场。每天,他和母亲把蚯蚓挖出来,装进小盒子,然后由100盒拼成的一件,送往新县城订购渔具店。“我每天发货2-3件,每件批发价在300元。”邓利有了稳定收入,感觉很好。
“我是村干部,有义务和责任带领贫困户脱贫增收。”邓利觉得,养殖蚯蚓投入成本不高,主要靠人力,这点很适合村子里贫困户搞产业。他保证,向贫困户提供饲料和技术,同时包回收,以解决参与者的后顾之忧。目前,村子里的叶小福、沈国清等贫困户有合作意向。
做大盘强,公司加农户运作
养殖的红蚯蚓有三个用处:一是做饵料,是钓鱼的首先用品;二是做饲料,喂养黄鳝和甲鱼很好;三是做药材,供制药厂提取蚓激酶,蚓激酶是化妆品原料,有养颜美容的功效,同时也有治疗心血管病的作用。邓利目前养殖的蚯蚓,主要供给做饵料和做饲料的渔具店。
为了做大盘强,他打算流转土地30亩,成立农业生态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实施运作。那样,就把市场向周边区县延伸,建立物流网络,定时批量供货。
“据了解,我这里是县内第一家养殖蚯蚓的!” 当过兵的邓利骄傲地说。目前,他的养殖蚯蚓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看准的事就果断坚持干下去。“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等公司成立后,我和村民一起增收致富。” 邓利就是这样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