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荣昌:用“小镇经济”撬动转型大局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重庆日报2016/12/28

  当“小镇经济”成为热词,全民创业成为风尚,拥有得天独厚优势的荣隆镇,未来5年的小城镇建设将走向何方?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名镇、门户强镇”这一目标定位,荣隆镇积极融合到荣昌区新型工业城市发展区建设,通过双龙湖农业旅游观光生态园、隆兴湿地公园与荣隆工业园互动发展,以绝佳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强大的产业支撑及浓厚的英雄文化引领荣隆镇城乡面貌大提升,推动全镇经济结构优化,全面实现转型发展。

  1、“三大产业”融合发展 迈出转型升级新步伐

  三大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现代文明程度的标志,谁拥有发达的现代服务业,谁就占据了产业、市场、竞争的制高点,这早已成为各大城市发展的共识。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荣隆镇以创新发展为动力,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城乡发展得到有效破解,荣隆迈开了由农业镇向工业重镇转型发展的新步伐。

  “首先表现在工业经济上的强势突围。”在荣隆镇第十五次党代会上,党委书记张峻光对全镇工业经济特别作出总结。

  近年来,由市内一家民企以PPP模式进行场平、建厂、招商等综合开发,荣隆工业园区成为我市首个以PPP模式开发的工业园区。同时秉持“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原则,还探索创建“政府引导、民企投资、政企合作、互利多赢”的建设模式,破解了荣昌工业经济发展特别是园区建设在资金、人才、招商等方面的难题。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通过以荣隆工业园为龙头,大力推进PPP投融资模式改革吸引招商引资,园区内工业企业由2011年13家增加到102家,仅2016年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14亿元。同时累计投资46.5亿元以上对水、电、气、道路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按规划,未来10年,荣隆将围绕“吸引全球企业、重点服务台商”的发展路径,把荣隆工业园打造成百亿级产业园,使其成为推动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增长极。

  “在农业发展上,则以双龙湖生态园建设为重点,推进农业现代化。”张峻光表示,以种茶为例,荣隆镇逐渐由传统的茶叶种植向着种植、养殖等农村特色观光和农业生产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产业发展,全镇茶叶种植面积达4500亩。按照坚持走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道路,荣隆还因地制宜打造金银花、脐橙、猕猴桃等特色支柱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秀美的山水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多位抗战英雄的故里、吃不厌的美食……提起荣隆,美丽的自然美景和厚重的人文历史无不令人向往。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是荣隆镇未来发展的“重头戏”。为提升荣隆生态旅游活力,依托隆兴湿地公园新区建设为重点,让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推进旅游生态化。

  2、“四大板块”拓城扩镇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城

  荣隆地处重庆西大门,位于成渝经济区的腹心地带,境内成渝高速公路、成渝城际铁路以及正在建设的南大泸高速公路3条经济大动脉横贯全境,“良好的区位优势对周边城镇有很强的吸附力,我们不再是局限于城镇发展,而是向一个产城融合的新城在延伸。”荣隆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走进今天的荣隆镇,街道干净整洁,场镇空间格局不断拉大,生活配套设施日渐完善,早已不见当年的泥路、农田、鱼塘等荒凉景象。在新型小城镇建设的推动下,荣隆的城乡面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0年城镇建成区由现在的0.8平方公里拓展到1.5平方公里,城市体量增大近一倍%,园区由现在的1平方公里拓展到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突破2万人。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为荣隆的城乡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

  为实现以城促产的目标,依托荣隆工业园区,荣隆加快了城镇建设步伐。按照功能差异,“一心”就是以城镇建设为中心,实施“东扩西拓南延北展”组团开发项目。具体板块为:以行政服务中心及水体公园项目建设拉动城镇西部片区的发展;以东城农贸市场为中心的三圣花园开发项目推动城镇北部片区的发展;以西南部的农副产品配送中心为依托,带动城镇西南片区的发展;以荣隆汽车站扩站项目建设为中心,促进城镇东南片区的开发。

  “我们按照建设商业城镇的要求,计划建设包括广场、汽车站、农产品配送中心、商业街、酒店的新城综合区,积极打造农民务工经商的高效平台。”荣隆镇城建办负责人表示,通过优化场镇建设格局,完善配套功能、提升城镇品质,从而为产业提供更好服务,形成产城互动的良性发展态势。

  截至目前,东城片区商业服务组团的三圣花园一期小高层2.3万平方米商住房已竣工,二期3万平方米的商住房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中。行政服务中心组团的隆湖新城一期开发5万平方米的商住楼建设项目的实施,将提供良好的商住环境,提升城镇品质。

  随着房地产开发的入驻,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也突飞猛进。近3年来,在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同时,根据镇区依山傍水的自然条件,荣隆镇把燕山山脉规划为绿色屏障,把连接产城的双龙湖规划为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旅游观光区,高标准规划修建英雄文化广场、蓄水景观、沿湖观光带等。力争用3至5年时间,将荣隆打造成为一个环境优美,极富自然和人文特色的生态名镇。

  3、“三篇文章” 做好做足 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在创新荣隆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方式取得成功后,荣隆镇在城乡建设中大胆坚持走“社会化、市场化、部门化”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做好“引企建镇、引民建镇、项目促镇”三篇文章,共投入了资金近1.5亿元,实现城乡人居环境大提升。

  “首先在城镇建设上,我们借鉴外地成功经验,采取主要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以资金雄厚的开发公司为投资主体,镇政府从开发的土地收益及争取的相关项目资金来偿还前期基础设施的投入资金。”荣隆镇城建办负责人表示,通过有效盘活土地资产,做好“引企建镇”文章,促进环城路(英雄大道、培爵路)、隆兴湿地公园周边350余亩土地释放,城镇建设加快提前。

  “通过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我们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新村建设,对水、电、路、绿化、管网等基础设施投入资金建设。”上述人士表示,通过广泛聚集民间资金,做好“引民建镇”文章,从而加大了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市场的消费投入,促使城乡建设投入走上社会化之路。

  “通过项目配套资金,大量投入到民生工程建设,建设惠民设施、改善城乡居民人居环境。”据介绍,自2013年荣隆被列为“市级中心镇”后,荣隆通过向上争取资金,做好“项目促镇”文章,紧紧抓住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机遇,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的力度,将重点工程项目向市、区各级各部门申报,积极争取纳入计划“笼子”。

  特别是在农村,通过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改善。2011-2016年,荣隆全镇改造农村危房1060户,新建农民新村9个,341户农家搬进了新房;投入3000万元,新建及改造村级公路62公里;投入310万元,新建、改造桥梁6座;投入350万元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投入520万元,新建人行便道87公里;投入74万元,实施了学校通达工程。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全覆盖,强化集中饮水源环境监管,启动垃圾收运系统,对农村存量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