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予大渡口天安T+space重庆市众创空间称号
近年来,大渡口区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立足老工业基地转型实际,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加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鼓励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全区R&D比重达到2.1%,新产品总数累计达到288件。特别是去年以来,出台了五类25条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搭建起创新创业发展载体,着力培育引进创新创业团队,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通过平台提供、政策扶持、职业培训等多种手段,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就业工作稳步开展。
A 构建三级创业平台
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秋日午后,位于天安云谷的创投咖啡内座无虚席,创业者们正在热烈畅谈。作为大渡口区重点打造的创业苗圃,天安T+SPACE汇聚着新媒体创客中心、创业邦等孵化机构6家,入驻创新创业团队45个,完成注册17家,成为创业者的聚集地。
据悉,以众创空间建设为核心,加速布局创新创业生态链,大渡口已建成“1+4+3+5”三级平台,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育苗—孵化—加速成长的全链条式服务体系,以创业带动就业。
在4个专业孵化器中,亚马逊AWS联合孵化器入驻企业40家,完成注册31家,5个项目获得投融资;微企梦工场入驻企业186家,完成注册186家;阿里巴巴跨境电商孵化园入驻企业11家,完成注册5家;北斗系统应用孵化器入驻企业1家。以移动互联网产业、IVD(体外诊断)生物科技、文化创意为主题的加速器也在紧锣密鼓地强化中,现累计吸引超200家企业入驻。5个街道则采取“部门+街道+企业”的模式,积极打造艺度创·文化创意园、“爱心惠残”众创空间、“家服汇”创业基地、“微托帮”众创空间、建筑服务创业孵化基地等特色创业基地,已培育企业86家,带动就业近千人。
其中,天安众创空间、迪威纳、艺度创、亚马逊被评为首批“市级众创空间”,精准医疗生物产业科技园被市科委认定为“特色产业科技园”。
B 加大扶持力度
多管齐下助推就业
近500家企业的用工需求,涉及20多个行业、200多个工种、3300多个岗位——一个便捷的“云就业”平台发挥着巨大作用。这个由大渡口区打造的就业信息网,让求职服务实现人才与企业的精准对接。同时,区人社局还定期组织现场招聘活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实际上,这只是大渡口区大力扶持就业工作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大渡口区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多管齐下助力就业工作。在6月底刚刚出台的《大渡口区创业孵化基地就业促进扶持办法(试行)》中,一系列利好政策极大地鼓舞各创业孵化基地为就业工作贡献力量。对于区级认定的基地,凡成功运营1年以上、孵化企业户数在10—20户,直接带动就业100—200人,可获奖励20万元;孵化企业户数在20户以上、带动就业超200人,则一次性奖励30万元。市级、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根据带动就业的人数,一次性可获30万元—60万元不等的奖励。
与此同时,大渡口区先后出台了《大渡口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专项扶持办法》、《大渡口区小微企业“银政通”管理办法》以及节能环保、信息服务业、文化休闲旅游业等多个行业扶持办法,共同为创业带动就业提供保障。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1家,培育科技型小微企业303户,直接带动就业964人次。
C 关注重点人群
以职业培训促进就业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下岗职工等特殊群体,大渡口区采取重点关注、重点帮扶的方式,确保就业形势稳定。
不久前,在九宫庙街道,面向200多名创业者的4场培训依次开展,其中包括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等。其间,专业教师与创业典型全程授课,围绕创业准备、市场营销、员工管理等实用知识,与学员分享交流。
无独有偶。在建胜镇,一场农民工定向培训在重庆腾瑞机械有限公司厂区内举办。尽管课程定在周末,还是吸引了诸多农民工前来学习。
“企业需要哪些培训,我们就提供哪些内容,培训费全由政府买单。”建胜镇负责人介绍,这样的形式建立在对全镇20多家企业走访调研的基础上,遵循“用工企业下订单、培训机构下菜单、政府投入来买单”的模式,共惠及270位农民工。
据统计,在先期了解求职需求的基础上,大渡口今年已为3013人开展职业培训,同比增加134.29%。帮助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4003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7.4%,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1810人。通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各类专场招聘会31场,提供岗位5630个,达成就业意向3156人次。
此外,特别向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定制服务,确保该群体至少享受“一次个体咨询、一次技能培训、一次职业推荐”,36家用人单位成功申报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