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共产党人百篇小传”诵读活动
师德师风宣讲团
发展教育就是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优质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党的重要工作目标和要求。对此,教育系统扎实开展、持续加强党建工作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教育系统的党建工作如何创新实施才能取得显著成效?大渡口区教育工委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这几年,大渡口区教育工委以规范基层党建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并切实做好统战知识进国民教育工作,推动了区域教育改革的内涵发展,打开了立德树人工作的新局面,更为实践幸福教育打下了深厚根基。
夯牢“战斗堡垒”
创新方法让基层党组织始终充满活力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在茄子溪中学的师生读书论坛上,学生和老师登台诵读一篇篇美妙无比的文章和诗篇,仿佛把人带进了一个文采飞扬、诗意联翩的世界。
这只是茄子溪中学创新活动形式,推进阅读落地生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一个精彩个案。
在大渡口区教育工委的带领下,茄子溪中学按照“建学习型班子,带学习型队伍,促和谐书香校园建设”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如今,茄子溪中学已成功创建“重庆市学习型党组织示范点”。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直接决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是否畅通。”在大渡口区教育工委看来,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建设坚强战斗堡垒,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强大战斗力。
近年来,大渡口区教育工委以创新为动力,强调基层党支部为第一阵地,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通过推动基层党组织规范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督查落实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五项基本规范”等,把党建责任落到实处,鼓励、带动各个单位积极探寻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使基层党建工作持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
为全方位抓好思想教育,做到学习教育全覆盖,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充分利用“主题党日”、坚持“三会一课”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会议精神,积极用好意识形态书吧、微信平台、校园网等平台,及时推送、更新学习内容,弘扬时代新风尚。
如何创新凝聚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政治核心”作用,让党组织政治功能得到增强?重庆市商务学校发出了自己的“好声音”:不定期组织党务工作者培训,定期召开党支部支委会、党小组会议,认真完成网评任务,完善并管理维护好“12371”党建信息平台,党员得到多方面提升。
重庆市第九十五中学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巧用“微”元素激活党建大能量,探索建立党建微园地、微党课,打造互联网微平台,丰富党建知识微载体,多方位解决问题,强化党政融合,打造团结互助、锐意进取的基层党组织,成为初中教育的领舞者。
与此同时,大渡口区教育工委的基础党务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开展。比如,在集中学习时,对单位内全体党员进行应知应会知识测验,进一步增强党员宗旨、纪律和规矩意识。组织全体党员职工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工作机关条例(试行)》,充分认识学习贯彻《条例》的重要性,更好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大渡口区教育工委抓实、抓细基层,让党的工作落地扎根在基层一线,区内各个学校的基层党建工作已经呈现出“百花齐放”之态势,演绎着基层党建的铿锵旋律。
坚守“主要阵地”
在党风廉政建设中锤炼教师队伍党性品格
“我要尽心尽力传播知识,塑造学生道德修养,让他们幸福成长。”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高中英语老师黄贞玲在学校举行的“师德师风”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中,发表自己的获奖感言。
担任学校高中英语老师20年以来,黄贞玲对每一届的孩子都倾注了无私的爱心与责任心,是孩子们眼中的“知心姐姐”。她的英语课堂由于风格活泼有趣,知识传授全面细致,教学成绩常年位居年级第一;她担任年级备课组长、英语学科主任,善于运用团队的力量,长期与英语教研团队投身于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创新,实现了不少突破。
像黄贞玲一样,拥有良好师德师风、廉洁从教,一心为教育教学无私贡献自己力量的好老师,在大渡口区的各个学校还有很多。
“献身教育,重在实践师德。”大渡口区教育工委认为,能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神圣职责的教师,必定坚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阵地,严格约束自己,在工作中做到廉洁自律,坚守高尚情操,抵制不良风气,保持教育公正。
为进一步锤炼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意志,砥砺教师队伍的党性品格和担当精神,大渡口教育工委以强烈的教育责任感与使命感,推进区域教育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
让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持续震慑、措施有力。大渡口区教育工委首先在区内各学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求各基层单位党总支书记、校长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除了部署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主要任务,还要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到本单位党的建设和各项业务工作中,形成了各尽其责、层层抓落实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体系。
在行风政风暨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方面,大渡口教育工委与各学校签订了教育收费治理工作责任书,开展了区教育系统行风评议,召开了区教育系统政风行风推进会,同时还公布了举报电话,通过电话、短信严格督查各学校及教师行风建设、“六严禁”等。
在师德师风深入建设方面,大渡口教育工委每年9月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月活动,各校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开展宣誓承诺,目前全区所有学校教师均签订了师德师风承诺书。在去年12月还开展区教育系统第一届重庆好老师演讲比赛,并将38篇演讲稿在区教育微信平台进行系列宣传,传颂师德师风正能量。
更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大渡口区教育系统有声有色地开展,一批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正的教师队伍业已成形,不断推进区域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发挥“法宝作用”
凝心聚力持续推动统战知识进课堂
统战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抓好基层统战工作是党的统战工作各项方针政策得以贯彻落实的重要保证,也是开展党建工作的现实依据,在党建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走进茄子溪中学,丰富而浓郁的统战文化映入眼帘,“十德墙”、统战故事长廊,还有和悦园中呈现出周恩来与民主党派人士张澜、陶行知亲切交谈的场景……
为积极响应大渡口区教育工委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要求与部署,更好让统战知识走进课堂,茄子溪中学在区教育工委的引领带动下,编纂出《重庆市茄子溪中学统战知识简明读本》,开发了“统战文化的智慧与艺术”课程。
去年年底,茄子溪中学选修课“统战文化的智慧与艺术”入选重庆市普通高中精品课程,成为全市首个唯一入选的统战主题课程。
如何做好教育系统统战工作,以充分发挥其推动教育事业进步发展的“法宝作用”?自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大渡口区高度重视统战知识进国民教育工作。2015年9月,大渡口区教育工委在全区中小学开展统战知识进国民教育工作试点。
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大渡口区教育工委推进统战知识进课堂有着不少创新做法。
比如,成立由区委统战部、区教委及相关学校领导组成的统一战线知识进课堂工作领导小组,立足市情区情,以有特色、有突破、有创新为思路,全区齐抓共管、统筹协调形成“一盘棋”。对区外、区内的统战资源“两手抓”,统一整合专家资源、历史陈列馆资源、培训资源等到统战知识教育教学之中。实地在茄子溪中学、民族中学、大渡口区实验小学做试点工作,编著覆盖小学、初中、高三阶段国民教育,适合各年龄段成长发展的统战故事读本、统战知识教材、民族特色教材及统战知识精品选修课……
至今年9月,统战知识进国民教育在全区30所中小学校实现了全覆盖,大渡口区统战知识进国民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大渡口区教育工委贯彻落实统战知识进国民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统战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学生了解了党的领导的正确性和统一战线光辉历程,对统战知识的认知能力有了提升。经过编写成套统战知识读本,优秀的教师教研队伍磨砺而出,为进一步探索统战知识进国民教育夯实了基础。全区30所中小学在统战知识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时,形成了全校范围内气氛浓厚的统战知识学习氛围。以学生、教师和学校为传播媒介,社会各界对于统一战线的感知能力日益增强。
链接>>>
多措并举 助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是基础、“做”是关键,有益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筑牢党的执政根基。
“坚持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不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以学促改、学做结合,培养合格党员。”大渡口教育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在区内教育系统正通过突出“四个一”推进,实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所谓“四个一”推进,指的是第一时间召开工委专题工作部署会,传达学习区委相关要求和推进全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座谈会有关部署;把学习教育作为第一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大意义;增强工委及基层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强调基层党支部为第一阵地,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
目前,大渡口区教育工委指导教育系统36个党组织共开展“两学一做”专题学习171次,基层书记讲党课达59次,查找问题102个,整改问题75个。此外,结合民生大走访,推进志愿云服务工作。目前注册志愿服务队31个,正式义工志愿者78名,服务时长达到15000多小时,全年组织文明劝导活动12次,参加人员336人次。
张骞月 谭茭 图片由大渡口区教委提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