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更蓝 水更绿 生态更好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连日来,黔江区气温下降,天气寒冷,但在武陵水岸,晨练的市民反而增加了不少。1月5日,参加晨练的市民罗勇说:“冬季晨练,可以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再加上黔江城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空气清新、青山绿水,大家当然都愿意出来锻炼身体了。”
近年来,随着黔江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步伐加快,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更优、生产条件更好,满意度和幸福感大幅提升。黔江区环保局局长徐伟说:“近几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全区上下共同努力,我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新目标,全面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切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把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安排部署落实到黔江大地上,把黔江建设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推进污染治理与环境整治
提高群众生产生活品质
今天的黔江,天更蓝了,水更绿了,生态更好了。这样的美好,不是愿景,而是生活的内容。近年来,黔江区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状态,环保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环境安全得到有效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环保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既是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也是事关重要的民生实事。”徐伟说,黔江区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过程中,深入推进污染治理与环境整治,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作为重点内容抓好、抓实。
在具体工作中,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继建成投用濯水等13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面完成白石、黎水、邻鄂(五马顶、沙子场)、黑溪、金溪、水田、沙坝、蓬东、金洞、新华等11座新建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配套建设污水管网138公里,实现乡镇污水第三方治理,至2017年,乡镇污水集中处理实现全覆盖;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运行管理办法》,完成35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出台实施《黔江区农村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全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制度,累计审批建设项目环评53个、环评豁免建设项目3个、排污许可项目62个(含临排20个)、夜间作业34个,竣工环保验收项目30个,指导企业进行网上备案项目64个,完成企业排污权交易27家,完成年度总量减排任务。
同时,积极开展生态红线划定,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印发实施《关于印发黔江区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的通知》(黔江委办发〔2016〕36号)和《2017年区直相关部门、区属相关国有重点企业的生态环保考核内容及计分办法》,压实了各部门、乡镇(街道)的环境保护责任,对破坏生态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保障。
全面落实河长制
强化水资源管理
冬日的阿蓬江畔,层林尽染,碧水如烟,独具特色的民居点缀其间,别有一番风味。
家住冯家街道桂花社区的冉坤说:“自从实行了河长制以来,河水更清了,河岸更美了,我们的生活习惯都跟着发生了改变,再也不会乱倒垃圾到河里。”
这,是黔江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格落实河长制,切实保护好河流环境,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黔江区建立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河长体系,共计明确河长379名。出台了河长制河长会议制度、工作督查制度、考核问责和激励制度等8项制度,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完成了全区河库调查工作,建立了河库名录,全面摸清了河库基本情况;完成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河长公示牌竖立安装,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全面启动“一河一策”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强化督查和巡河工作,区总河长、副总河长先后多次调研全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各级河长共计巡河2542次。
截至目前,共巡查河道长度305公里,巡查水域面积40平方公里,出动执法人员345人次,车辆78车次,船只13航次。全面加快面源污染治理,查处4起非法采砂案并分别予以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同时责令其恢复河道原貌,确保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取得实效。
同时,黔江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全区年度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重要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控制。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在城南街道、石会镇、濯水镇、黑溪镇及新华乡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治理水土流失16平方公里,工程总投资752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实施方案审批,力争在2018年3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加大自然资源管理
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保障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惠及当代,造福未来。黔江区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工作中,加大自然资源管理,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区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全面掌握全区土地利用现状,摸清我区森林、草原、滩涂等自然资源家底,为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奠定基础。同时,根据国家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总体部署,按照“统一登记机构、统一登记簿册、统一登记依据和统一信息平台”的四统一要求,整合登记职责,将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登记职责由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承担。
同时,执行有偿取得制度。新设采矿权必须通过招标、拍卖或挂牌的形式公开出让,今年新设的蓬东棕树坪石灰石矿山纳入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土地和资源交易分中心进行公开挂牌出让;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在国家、市上没有新的相关规定出台前,继续按照《关于<重庆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渝财建〔2013〕292号)要求,收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目前已累计收缴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约2745.091万元。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当前,黔江区干部群众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开启美丽黔江建设新征程中牢记使命、砥砺前行,让黔江的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记者 王道)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