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今年暑期,重庆理工大学两江人工智能学院动员学生积极参加“三下乡”活动,利用专业知识,设计垃圾分类小程序,采取“实地考察+云端调查”的方式,以“环保”为主题,助力垃圾分类,。
活动中,为深入了解高校垃圾产生及分类情况,两江人工智能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对重庆理工大学两江校区及周边社区进行了走访,了解垃圾分类情况。同时对重庆市多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
根据调查显示,高达97.5%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有82%的同学表示,留意过学校设立的垃圾分类投放点,80%的同学表示完全不清楚垃圾处理的具体机制,有15%的同学会经常进行垃圾分类,只有5%的同学完全了解垃圾的具体分类。在当下实行垃圾分类最大的困难选项中,排名第一的是不清楚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
术业有专攻,为帮助同学们正确进行垃圾分类。两江人工智能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同学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贴心地为同学们设计了一款简易好用的“分门别类AI垃圾分类”小程序。同学们可以用小程序查询到2500余种品类垃圾的具体分类,还可以参与环保趣味小测试。
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三下乡”活动架起了学科知识与服务社会之间的一座桥梁,此次实践让学生们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实践中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将计算机科学的价值造福于社会,真正体现术业有专攻。
(记者 江亚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