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泉小区撤桶10天内,垃圾分类参与率从10%上升到55%,每天的易腐垃圾从200公斤提升到1700公斤。” 人和街道和睦路社区党委书记姚红梅介绍道。
据两江新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两江新区大力推进垃圾分类撤桶并点工作,预计到年底前,所有小区都将撤除楼层内的垃圾桶。
今年4月,两江新区人和街道和睦路社区棕榈泉小区开始撤桶宣传工作,大多数人都无法理解。“原本出门就能扔垃圾,现在要拎到楼下,太不方便了,为啥要撤桶呢?”
“楼道摆放垃圾桶,容易发臭,会滋生蚊虫,影响卫生,还增加了很大的管理成本。”两江新区人和街道垃圾分类推进办公室主任古懋佳介绍,除此之外,撤桶还是推动全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的最重要环节之一。
“如果不撤桶的话,所有人仍然将垃圾扔在楼道内,垃圾分类也无法推行下去。” 古懋佳说到。
4月初,棕榈泉小区开始正式推进撤桶并点工作。“我们花了大概一个月时间,主要是定点宣传和入户宣传。”姚红梅表示,和睦路社区拿出了疫情初期走访入户的工作劲头,整个小区3170户居民,每家每户都要拜访,一次沟通无法接受的,就多次上门不停劝解。
为了让小区内所有居民知晓并支持这件事,由人和街道、和睦路社区、喧洁环保外加小区物管组成的工作人员,一共开展定点宣传36次,集中入户宣传2800余次,针对性入户宣传800余次。
“我们不厌其烦地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撤桶的必要性,希望能够感化他们。”姚红梅介绍,工作人员每天晚间都要“扫楼”,挨家挨户地上门劝说,对于个别反对声音较大的用户,他们则组织人手,不厌其烦地进行宣传。
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小区居民逐渐认识到撤桶的好处,外加看到撤桶后,楼道环境确实焕然一新,大家也都慢慢接受了这件事情。
“反正我每天都要下楼遛弯,顺手带垃圾下来也算不上麻烦。”棕榈泉小区3期1栋的居民文惠群向记者表示,只有大家都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小区环境好了,居民居住地才更加舒心。
两江新区通过大力宣传动员、严格监督考核,逐步引导居民养成分类习惯,垃圾分类成效明显。
截止2020年6月初,两江新区直管区8个街道48个社区、338个小区实现全覆盖,办理“分类智能卡”25.5万户,占总数的90%。完成106个小区楼层撤桶,占总数的31%。组建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1312人,定期开展分类指导、培训,辖区所有类别的责任主体分类指导实现多层级全网络高质量的全覆盖。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宏 通讯员马旭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