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5月1日电(冯文彦)从8D魔幻城市,到抖音网红,五一小长假三天,谜一般的重庆让不少游客专程前来打卡。 1日,记者从重庆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获悉,据初步统计测算,五一假期三天,重庆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735.75万人次,同比增长21.6%;实现旅游总收入112.48亿元,同比增长30.5%。
都市游持续火爆 网红景点接待量饱和
数据显示,随着主城区多个景点的走红,五一假期重庆都市游持续火爆。三天假期里,渝中区接待游客302.6万人次,同比增长18.9%,实现旅游收入8.32亿元,同比增长20.3%。其中,洪崖洞共接待游客14.2万人次,同比增长120%,成为全国的旅游景点里受欢迎程度里排名第二的景点。晚间人流量高峰时期,洪崖洞更是实行限流和周边路段交通管制。此外,九龙坡区华岩旅游区接待游客4.26万人次,同比增长21.7%;大渡口区华生园金色蛋糕梦幻王国景区接待4.7万人次,同比增长67.3%;江北区观音桥商圈都市旅游区接待21.3万人次,同比增长9.5%;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接待19.57万人次,同比增长10.1%。
各区县旅游节庆活动精彩纷呈
假日期间,重庆市各区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如武隆仙女山举行的仙女山夜宴灯会;南川第九届金佛山旅游文化节; 2018中国(重庆.云阳)世界低空跳伞大赛;涪陵武陵山大裂谷景区举办的竹竿舞、摆手舞、武陵山山歌对唱、抛绣球招亲等活动;万盛石林景区举办了2018年首届世界苗族文化艺术节暨万盛第二十届苗族踩山会。部分精品和重点景区的客流量均出现明显增长, 假期三天,武隆喀斯特旅游区接待12.06万人次,同比增长10.85%;南川金佛山景区接待4.18万人次,同比增长16%,酉阳桃花源景区接待游客6.71万人次,同比增长22.7%;万盛黑山谷景区接待2.48万人次,同比增长13.2%;涪陵武陵山大裂谷景区接待3万人次,同比增长52.3%;
乡村旅游表现不俗
假日三天,重庆市的乡村旅游也表现不俗。如江北铁山坪接待游客4.4万人次,同比增长18.9%;巴南云篆山接待游客4万人次,同比增长9.5%;北碚缙云山接待游客3.02万人次,同比增长13.6%;南岸南山接待38.32万人次,同比增长128.6%。垫江县牡丹樱花世界接待游客3.67万人次,同比增长48%;南川区生态大观园等纳入监测的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11.3万人次,同比增长13%。
“五一”重庆接待游客1735万人次
洪崖洞游客突破14万人次,同比增长120%
5月1日,市旅发委发布五一假期旅游大数据,我市三天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735.7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2.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6%、30.5%。全市旅游市场繁荣有序,文明旅游蔚然成风,无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其中,都市旅游尤其火爆,仅渝中区就接待游客30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9%、20.3%。洪崖洞游客接待量更是突破14万人次,同比增长120%,在超过景区最大承载量的时段,相关部门及时采取了临时性管控措施,确保游客安全。此外,磁器口古镇接待游客19.57万人次,同比增长10.1%;观音桥商圈都市旅游区接待游客21.3万人次,同比增长9.5%;华岩旅游区接待游客4.26万人次,同比增长21.7%。
精品景区和乡村旅游也表现不俗,其中,南山乡村旅游片区接待游客38.32万人次,同比增长128.6%;南川生态大观园乡村旅游片区接待游客11.3万人次,同比增长13%;垫江牡丹樱花世界接待游客3.67万人次,同比增长48%。
“都市旅游成这个假期的最大亮点,得益于我市将城市资源进行旅游化打造,以及旅游品牌的创新性营销等。”市旅发委副主任秦定波分析称,我市对标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做大做强都市旅游,围绕全景式规划、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提升了“大都市”旅游品牌国际影响力和核心吸引力。
不过,经过这次游客“大考”,个别景区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本土文化挖掘不够充分、基础设施有待加强、应急管理有待提升等。
秦定波表示,接下来,都市旅游仍将是我市旅游工作的重点,我市将纵深推进全域旅游资源转化开发利用,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迈进,进一步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服务水平、品牌形象、文化内涵等,以“一岛两江四岸四山多温泉”为核心,突出“山水都市·魅力之城”主题,提升“山城”“江城”“不夜城”和“五方十泉”品质,实现做强“大都市”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目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