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旨在实现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包括垃圾投放的居民区和垃圾处理的环保企业在内,临港正从首尾两端共同发力。
8月4日上午10点多,临港保利·蔚蓝林语居民区内,居民吴锈瑛拎着垃圾来到了智能交投机边上。扫脸、点击屏幕后,干垃圾投掷口缓缓打开,吴阿姨将手中垃圾放入后,还在旁边的感应式洗手处洗了一把手。“屏幕上有干垃圾、湿垃圾各个按钮,你根据自己要丢什么垃圾,直接摁按钮,门就会自动开启,很干净的。”吴锈瑛说。
今年6月底,首台垃圾分类智能交投机在保利·蔚蓝林语居民区投入使用。这台“利器”结合了扫描身份识别、小程序垃圾分类知识查询、垃圾分类设备实施监控及垃圾分类数据分析等各种功能,而且投放垃圾十分方便,深受小区居民欢迎。智能交投机最大的亮点在于,居民进行垃圾投放时,直接通过“人脸识别”就可验证用户身份。蔚蓝林语居民区党支部书记赵师勤介绍,老人可以不带手机,在后台由子女帮助登记,之后使用人脸识别功能,与后台人脸匹配就能投放垃圾。
“前期,我们垃圾分类普遍做得比较好,大家都很配合这个工作。自从有了这个机器以后,大家兴趣更高了,也觉得自己的小区更高大上了。”她说。这样“高大上”的垃圾分类利器,也将会陆续投放到临港新片区的其他居民区。在宜浩欧景居民区,居民区党支部借助“三会”制度,完成了垃圾投放点设置,以及更换新智能交投机的准备。
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宣好介绍,小区内原有10个垃圾投放点位,根据相关要求减少到5个。为此,居民区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与居民进行交流沟通,并在7月6日召开听证会,把撤点并点的要求以及后续操作方法,与居民进行了深入沟通。“根据大家的集思广益,我们已经确定了该保留和该撤除的点位,后续将对保留点位的垃圾投放设备进行升级换代,用智能交投机促成更好的垃圾分类成效。”她说。
“无废城市”强调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焚烧。为了达到这个效果,除了居民们的分类努力,末端处置同样重要。上海环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在探索干垃圾二次分拣,提高资源化率用率。在公司位于泥城镇的厂房里,不少工作人员站在传送带边,对收运来的干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分拣出来能够资源化利用的各类废弃物,整齐堆放在库房里。
公司相关负责人张兆明介绍,相关传送和分拣设备即将到位,后续将采用更多机械化手段进行干垃圾二次分拣,“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化利用和垃圾减量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