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开局之年,荆州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记者从市商务局外经科获悉,至目前,全市共有境外投资企业27家,位列全省市州第2位,投资总额达16602万美元,实现境外投资企业数量与质量的“双提升”。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荆州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快布局,扩大开放空间,总体呈现单体投资规模增长、投资结构优化、去产能带动效应增强等特点。
从投资规模来看,27家境外投资企业,投资总额达16602万美元,其中,单体项目投资在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8家,投资额达12055万美元,另有2家企业正在申报境外投资,协议投资总额将达3700万美元。
从发展质量来看,投资领域持续拓展。我市有效发掘本地机电、化工、水电、建材等科技人才及产业潜能,“走出去”的企业,已由最初的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和贸易领域,向机械制造、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研发和生产制造延伸拓展。新兴投资方式迅速发展,企业对外投资方式也开始由传统的贸易和绿地投资,向参股和跨国并购扩展,湖北洪城通用机械有限公司今年出资1500万美元,在印度尼西亚成功并购印尼奥斯特拉能源公司45%的股份,成为迄今为止,我市首家成功实现海外并购的企业。投资地域拓展延伸,今年以来,我市企业投资目的地不断向欧美等发达国家拓展,投资国家主要分布于北美、南美、欧洲、非洲、中亚、东南亚等地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快布局。
从政策支持来看,投资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支持企业“走出去”力度不断加大。我市统筹考虑和综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为企业建立起境外投资综合服务体系。利用中省市组织的境内外大型投资促进活动,推动企业积极对接国际市场,精准对接重点国家,促进荆州企业有效开拓国际市场,提升荆州产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建立荆州市对外投资企业数据库,帮助境外投资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联系财政、发改、海关、国检、外管、金融等部门,在政策、资金、技术、金融等各个方面,形成合力服务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对申报的重大境外项目,实行“专人负责、及时办结”制度,切实提高行政效率。
从带动效应来看,跨国投资对全市经济支撑和驱动作用提升明显,纺织服装、建筑材料、机械电子等传统优势产业向外转移的力度不断加大,境外投资带动机器设备和原辅材料出口效应不断增强,也推动我市优秀企业带动优势富余产能走出去。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称,从当前的情况看,我市“走出去”正处于历史最好发展机遇期,一批优秀的“走出去”企业获得了良好发展,为后来者不断提供渠道、资源和信心,有利于带动更多荆州企业实现国际化发展,全市“走出去”步伐在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快速奔跑期,保持较快发展速度。
链接:绿地投资又称创建投资或新建投资,是指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在东道国境内依照东道国的法律设置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所有权归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创建投资会直接导致东道国生产能力、产出和就业的增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