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绥宁县积极开展秋冬种农业生产,重点打造“百公里油菜走廊”,培育特色油菜产业,拓宽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渠道,促进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目前,全县已落实油菜种植面积3万亩,成立专业合作社116个,安排产业扶贫资金660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5000户、贫困人口15000人参与发展油菜产业。
绥宁启动“百公里油菜走廊”产业扶贫工程,即在该县红岩、李熙桥、武阳、关峡、长铺子、寨市、乐安铺等省道S221沿线乡镇发展油菜面积23000余亩,幅射带动其它乡镇种植面积7000亩。为了组织和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直接或间接参与油菜产业开发,通过产业载体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实现持续稳定增收,贫困户可利用自有土地,直接参与油菜产业,在规划连片区域种植油菜,按220元/亩给予奖补,分散种植的按160元/亩给予奖补;没有劳动能力或发展条件的贫困户,将扶贫资金和扶贫政策委托给合作社,由合作社进行项目开发、管理、经营,双方以契约形式明确责权利关系,经审核确认后按220元/亩给予奖补,奖补资金折算成贫困户股份,项目收益按股份分配;此外,由村支两委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组织种植户参与油菜产业发展,与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为贫困群众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经审核确认后种植面积按220元/亩给予奖补,贫困户分散种植的按160元/亩给予奖补,并要求合作社精心组织社员精耕细作、控制成本,确保全社种植油菜的收益分配给全社所有贫困户。
为确保“百公里油菜走廊”产业扶贫工程顺利实施,该县出台了《绥宁县“百公里油菜走廊”产业扶贫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全县秋冬种工作领导小组,并把秋冬生产建设目标分解到各乡镇;各乡镇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实行乡镇长负责制,明确目标,责任到人,把任务分解到村。同时,成立了全县双低油菜生产技术指导小组,制定了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双低油菜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制定油菜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为全县发展双低油菜扶贫产业提供技术支撑。此外,全县采取“统一规划、统一生产管理、集中连片”的方式发展油菜产业,各合作社与湖南贵太太茶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油菜籽产购合同书》,生产的油菜籽由公司按按市场保底价收购,降低了市场风险,极大地提高了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全县迅速掀起了油菜生产秋冬种高潮。如该县关峡苗族乡把发展油菜作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发动1100多户贫困户通过油菜种植、参与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目前,该乡9个村全部启动秋冬种,已落实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1万多亩,其中油菜6000亩,预计贫困户通过油菜种植人均增加纯收入500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