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双11”还有不到一周时间,随着各大电商平台抢红包、领券、付定金等活动的预热,不少“剁手党”已开始摩拳擦掌。
面对又一年的网络狂欢,我省本土电商已不约而同进入备战状态。近日,记者走访发现,与往年应对“双11”稍有不同,今年多家本土电商主推品牌,在产品销量与质量之间,更倾向于选择后者。
“老”电商:改走中高端路线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871.4亿元,同比增长107.4%。当年11月11日,我省企业依托天猫、京东、苏宁、1号店等电商平台拓展网络销售渠道,单日网络零售额累计达到14.73亿元,销售各类产品近900万件,较2014年同期增长超200%。
从销售规模看,去年“双11”期间,我省食品、服装鞋帽、家具等类目产品网络零售均超亿元,陶瓷、箱包、药品等均超过3000万元。其中,箱包销量多来源于新干县,该县部分“触网”较早的箱包电商“双11”最高销量可超1万个。
11月3日,新干箱包皮具协会会长彭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在2010年,新干箱包开始涉足网络销售,产品以拉杆箱为主。截至目前,在该县通过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销售箱包的上千家网店中,约300家专门经营拉杆箱,其中近三成年交易额在1000万元以上,超过5000万元的有5到6家。
谈及今年“双11”准备情况,彭春说,与往年一样,多数箱包企业已至少提前2个月备货,近期生产量均较此前翻番。与此同时,稍有不同的是,今年越来越多的企业放弃低档箱包促销竞争,改走“高大上”的中高端路线。
“去年新干只有约10%的电商企业销售中高档箱包,今年占比提至20%。”彭春告诉记者,低档箱包单价约为60元/个,中高档箱包单价超过200元/个。“价格涨了,销量可能会降,但产品质量好了,这对新干箱包品牌影响力的整体提升十分有利。”
“新”电商:“小而美”成新追求
记者了解到,去年“双11”期间,从我省电商品牌看,甘源、魅丝蔻、衣阁里拉等分别占据食品、化妆品、女装类目前列,销量均实现三位数增长,而绿滋肴、煌上煌等本土传统品牌加速电商转型,单日分别实现534万元和420万元销量。
据煌上煌电商部电商总监罗乐介绍,2014年下半年,煌上煌启动线上销售,2015年首次参加“双11”活动。“去年‘双11’全网交易额为440万元,合计成交约7万单,今年的目标是全网1000万元交易额,大约成交11万单。”
罗乐说,今年“双11”,在线销售真空包装产品的同时,煌上煌还特别推出了“保鲜装”产品。与保质期为300天的真空产品不同,“保鲜装”分量不大,产品保质期为7天,口味更正宗,且包装盒制作精美,更能吸引年轻消费者。此外,为保证订单产品及时发货,煌上煌今年还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启动了“云仓”战略,日均订单处理量可达2万单。
作为我省茶叶电商的代表,林恩茶叶于去年首次参加“双11”大战,但因该公司当时未成立电商团队,当日促销活动主要依靠外包运营完成,销售最好的产品为产自景德镇浮梁县的红茶和绿茶。
今年,林恩茶叶已组建10余人的电商团队。该团队负责人傅中豪介绍说,今年“双11”,林恩茶叶的线上销售目标为300万元,较去年翻一倍。为吸引流量,该企业已于10月底开始促销,且在红茶和绿茶的包装盒上加入青花元素,旨在突出品牌特色。
专家:专业化品牌化是电商发展趋势
11月3日,记者从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处了解到,截至今年上半年,我省电商经营主体约有7.7万家,其中应用型企业有9200多家,个体网店6.8万家左右。
“在所有电商企业中,有品牌影响力的大概有1000家,每家线上年交易额都在500万元以上。”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处处长王宏光说,从近年我省本土电商在“双11”的表现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品牌输出。
王宏光认为,专业化、品牌化、本土化是电子商务未来发展方向,我省本土电商品牌意识逐渐增强,这与电商发展趋势相符。“企业若想在线上把品牌影响力做大,必须在线下做足文章,要以提高产品质量为抓手。”
“网购流行至今,消费者已从原来的只看价格转而开始重视商品质量、品牌以及服务质量。”在王宏光看来,在电商专业化、品牌化趋势下,低价促销“大战”已不可取,目前,不少本土电商选择“小而美”的发展之路,有利于其在品牌战中实现突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