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生产智能化为“南昌智造”引路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南昌日报2016/12/08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生产智能化正成为南昌制造业转型之路上的关键词。生产智能化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新型制造模式,是智能制造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环,将推动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发生重大变革。当前,南昌制造业正在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智能化生产应“一马当先”。南昌将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建立面向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引导全市企业走上具有南昌特色的智能制造发展之路。

  全方位提高生产运行效率

  12月7日,江铃股份小蓝分公司总装厂1700多名员工正开足马力生产,最高每日可生产730辆全顺和驭胜系列汽车。厂房内生产忙而有序,只有流水线上有工人,而原本该在物料区域内忙碌送物料、卸货的工人均被AGV(即无人自动)小车取代。生产线旁的黄色磁性轨道为AGV小车专用,50多辆AGV小车根据中央控制室发出的指令,从仓库将每辆车总装所需的物料精准地配送到流水线上,之后再将用完物料的空车调回仓库。江铃股份小蓝分公司总装厂厂长欧阳胜群告诉记者,AGV小车相比人工而言,卸料更安全,现场不混乱,能替代10多名工人的工作量。

  “生产智能化能帮助汽车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江铃集团董事长邱天高告诉记者,汽车行业是讲求规模并且竞争极其激烈的行业。基于现实的竞争和未来的发展,江铃集团正在全方位提高工厂的运行效率,其中,生产智能化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生产智能化,更多的是以“互联网+”为抓手,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无效环节,对于生产排程施行自动化,对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施行在线监测和随时监控,物料输送通过无人自动小车按时、按需、按品种、按质量送达指定位置,这样让生产线变得十分顺畅,更符合以订单拉动生产的方式。基于各方面需要,江铃集团在生产智能化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

  智能制造装备业迎来新动能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对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月23日,随着南昌高新区签约高速智能医药配液系统项目、电镀金刚线生产项目、碳基新材料生产项目,以及江西宝群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科技园正式启用,南昌离打造智能制造工业之都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全自动超声波硅片插片清洗机、悬吊式物流天车、无人搬运车、工业4.5移动工厂……在江西宝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科技园,一套套高端智能设备令人眼前一亮。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科技园由江西宝群投资3亿元打造,于11月23日正式启用,集智能研发中心、智能办公中心以及五大智能厂区于一体。

  “工业4.0强调的是智能化、网络化,我们提出了工业4.5的概念,增加了移动化的功能,比如说太阳能电站一般都建在沙漠、高山等人烟稀少的地方,很多零配件需要长途运输,有了工业4.5移动工厂,就可以实现当地生产,将运输与智能制造结合起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江西宝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执行长陈龙介绍说。

  打造智能制造产业生态体系

  为推进信息化和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未来五年,我市还将在航空、汽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推广“智能工厂”“机联网”“厂联网”等试点示范,实施“机器换人”工程,打造智能化生产管理、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智能制造产业生态体系。

  同时,我市将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加快打造“南昌光谷”,重点建设电子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航空工业城智能制造集聚区;充分发挥航空及生物等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分工协调,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智能化生产离不开“大数据”。我市将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成区域互联网交换中心和连接国际通信出入口部门的高速通道;实施“宽带中国”工程,建设高速便捷无线接入网、大容量智能骨干传输网、海量数据处理系统,推进与公众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业务互联;引进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应用服务网络,加快政府数据开放,扩大行业应用,建设大数据产业基地,为打响“南昌智造”品牌奠定扎实基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