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世相】读懂“打卡先买书”的劝学之心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楚天都市报 2019/12/16




原标题:读懂“打卡先买书”的劝学之心

在重庆渝中区,有一家旧书店:只有十多平方米的店面塞满了各类书籍,既文艺又“怀旧”,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前来打卡。最近,书店老板添了一条新规矩:打卡拍照的人必须买一本书。有网友质疑,这样的规定是不是属于“霸王条款”?(据12月14日中新网)

所谓的霸王条款,指的是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义务、减免自身责任的不平等格式合同。重点在于限制消费者权利,侵害消费者利益。书店本就是卖书看书的地方,进入书店的消费者,并不享有打卡拍照的权利。书店并无强买强卖,也没有坐地起价,谈何霸王条款?

而且,现实而言,该书店也确有整顿秩序的必要。不到11平方米的旧书店,书本堆积已经满满当当,每天再接待百来人拍照,混乱嘈杂可想而知。如不采取措施,恐怕连安全都难以保障。保持本色,适当限流,是书店有序经营的必需之举,也是对真正的买书看书之人的尊重。

也有人提议说,老书店应该拥抱新潮流,不必非卖书,开辟一个拍照区,卖点咖啡,文创产品什么的,也能出名赚钱。这对于一个古稀之年的老店主而言,这要求未免有点不近情理。他守着这家小书店几十年,无非是因为爱书惜书,也想以书会友。面对潮水般涌来的拍照一族,他感受到的不是出名的欣喜,而是没人再看书的焦灼。让来拍照的人至少买一本书,或许是他能想到的、最合适的维持书店尊严的方式。

其实,真正应该讨论的,不是书店该不该立规矩,而是我们应该如何读懂这规矩。最怕就是有些人,“上帝”心态过于膨胀,觉得既然买书才能拍照,那就买本书然后尽情拍照,疯狂打卡,破坏书店氛围。不管买不买书,书店都属于相对特殊的公共场所,有其礼仪和规矩。可以不爱,但请不要伤害。

书籍是营养品,传统书店是现代都市的精神故土。纵然如今书店渐趋衰落,但我们至少应该对书店、对书本保留最基本的尊重,为躁动的心留下可归去的净土。希望更多人能从无奈的规矩中,读懂一个老人对于“爱书者少,知音渐稀”的伤感,以及劝人读书求知的善意。真心诚意地买一本书,平心静气地读一本书,让自己的修养和气质,对得起自己在书堆拍下的照片,不好吗?

声音

《中国青年报》:不让过热的“网红”标签遮盖住书店的本质,才能让书店实现传承知识与思想的社会价值。

《广州日报》:如果书店变成一个只“比剪刀手”而非读书学习的地方,那么书店直接改成照相馆得了。









(责编:张隽、关喜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