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4384万人次 入账:235.65亿元
——2016年国庆假日湖南旅游市场亮点
欢乐的国庆长假已经落幕,10月7日,省旅游局通报了国庆假期旅游情况。盘点7天假日旅游市场,共有4384万人次游湖南,旅游进账235.65亿元。一日游、乡村游、自助游最为火热,湖南人轻松游湖南,休闲度假的假日旅游特色日益明显。
龙头景区热度不减,新兴景区活力十足
伴着假日的阳光与浓郁的桂香,锦绣潇湘到处上演着精彩纷呈的旅游活动。
长沙火宫殿,传统庙会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衡阳百万花海景区的“风车摄影节”和常德桃源枫林花海的“光影艺术节”,引来众多的摄影爱好者;株洲方特旅游度假区推出“熊出没人偶狂欢”活动;神农城神农湖在国庆长假期间上演了美轮美奂的歌舞表演;岳阳楼景区,游客争相背诵《岳阳楼记》赢门票……
龙头景区、热点景区热度不减,新兴景区、景点崭露头角,成为假日旅游新的重要增长极,显示我省假日旅游市场产品结构日趋多元、更趋合理。湘潭盘龙大观园长假期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游人在花海里尽情体验惊险刺激的游乐设施;宁乡炭河里青铜博物馆人气火爆,日均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雪峰山景区的穿岩山森林公园、山背花瑶梯田、抗战古村落阳雀坡等景区景点,迎来了大批自驾车游客,仅国庆假期前两天,就有1000多台车辆、3.5万游客涌入雪峰山。
据通报,今年国庆假期,我省旅游接待人数再创新高。预计全省接待旅游者4383.57万人次,同比增长16.51%。接待游客单日超过10万人次的景区有武陵源核心景区、南岳、凤凰古城、崀山、岳麓山、岳阳楼君山岛等6家。预计实现旅游收入235.65亿元,同比增长16.89%。全省旅游市场运行安全、平稳、健康、有序,没有接到旅游安全事故报告。
一日游、自助游、乡村游成主流,湖南人轻松游湖南
这个长假,喜爱出游的长沙市民梁鑫没有远行,而是选择了在长沙附近的望城、浏阳自驾出行,完成了几次一日游。一家老小,享受着秋日温和的阳光,钓鱼打麻将吃农家菜,轻松灵活的出行,既不需提前策划路线准备行李,也不用挤进人山人海的景点,度过了一段惬意的休闲度假时光。
选择和梁鑫一样出游方式的人不少。据统计,全省接待游客4383.57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797.12万人次,一日游客3586.45万人次,一日游客占总旅游人次的八成左右。
自助出游已成为出行主流,省旅游局副巡视员喻树长称,自助游占到整个旅游市场的85%到90%左右。随着私家车的普及,自驾游成为假日旅游主角,全省多个重点景区接待自驾游客量创下历史新高。长沙、湘潭、自治州、益阳、郴州、岳阳等地通往景区旅游干道,到处可见外地牌照车辆,其中进入韶山、东江湖、凤凰古城、南岳衡山等景区的车辆天天排起长龙;此外,岳阳君山野生荷花世界、临湘五尖山、平江石牛寨、湘阴鹤龙湖、张谷英村等景区也迎来了大批自驾车游客。随着高铁四通八达,“快旅慢游”时代已经到来,通过高铁入湘的自助游游客不断增加。
人们不再集中赶往各类热门景点,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轻松自在的本地乡村旅游。黄金周期间,长沙市周边和乡村旅游区点游客如织,大围山、靖港古镇、千龙湖、百果园等景区点的休闲旅游接待不断创出新高。自治州、永州、怀化等地农家乐推出农家采摘游、开心垂钓游、亲子健身游等,吃农家饭、做农家事、品农家菜、赏农家戏成为乡村旅游的亮点,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参与。
国庆假期铁路客流涨8.2%六成旅客选择高铁出行
国庆黄金周收官,铁路客流创新高。广铁集团今日发布数据,国庆黄金周期间,广铁管内运输旅客达1382万人次,同比增长8.2%。其中10月1日发送182.4万人次,创单日客流历史新高。
广铁集团介绍,今天迎来铁路返程客流高峰,客流主要由周边城镇向长沙、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聚集。从8日起,客流将趋于平缓,当天湖南地区往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高铁、普铁车票基本售完,省内各市州往长沙方向还有少量余票。
今年黄金周期间,高铁仍然担当客流主力。广铁高铁客流发送量超过830万人次,同比增长14%,占广铁客流总运量的六成。
长沙:接待游客675.20万人次
在“梦幻花海”中观赏一场灯光秀、去宁乡炭河里青铜博物馆体验一次青铜器文明……在这个黄金周,各式各样的主题活动,让人在长沙这个快乐之都享受了身心的愉悦和艺术的熏陶。据长沙市旅游局统计,长沙共接待游客675.2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0.45亿元。
“听说炭河里青铜博物馆开业,国庆假期第一天就带着孩子去了宁乡。”家住岳麓区的王女士表示。据统计,国庆黄金周青铜博物馆接待游客人数达20万人次,游客车辆停了好几公里长。
浏阳小河乡新推出的金葵岛拥有200亩的向日葵观赏园,家长和孩子看到成片金灿灿的向日葵无不欢呼雀跃;宁乡关山古镇与湖南卫视合作的《爸爸去哪儿》线下项目,每天吸引众多家长带着孩子前往;望城区的光明蝴蝶谷,每天放飞4场蝴蝶,万只彩蝶在游客周边翩翩起舞,构成一幅画中奇景。国庆节期间,长沙近郊的景区及景点吸引了广大市民及游客以自驾方式走出城区,一家老小携手出游的景象随处可见。
长沙的美食也备受外地游客的青睐。坡子街火宫殿由于客人太多,平时用来唱戏的舞台也被摆上餐桌,成为临时餐厅;位于杜甫江阁对面的长沙老龙虾餐馆下午4时左右,大门前就挤满了等待用餐的客人;坡子街沿线的新华楼、向群锅饺以及臭豆腐摊店,无不是排着长长的队伍,且九成是外地游客。
长沙口岸:出入境旅客超3.8万人次
湖南日报10月7日讯(记者 周小雷 通讯员 陈宏星 蒲启荣)记者今天从湖南边防总队长沙边检站获悉,国庆长假期间,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进出港国际航班达280余架次,出入境人员超过38000人次,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1%和15%。同时,今年以来,长沙口岸共验放出入境人员172万人次,出入境航班1.1万架次,已远超去年全年验放总量,年度增幅均达36%。
长沙地铁客流量创新高
9月30日,长沙地铁1、2号线客运总量76.13万人次;10月3日,1、2号线客运总量79万人次;中秋节当天长沙地铁创下的74.86万人次的客流纪录,就这样轻松被打破。
而记者今天从长沙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了解到,国庆假日里,长沙地铁每天的客运总量都在70万人次以上。这个数字,相当于1/10的长沙人,每天坐着地铁出去溜达了一圈。
景区奇 乡村美
“十一”黄金周,张家界接待游客213.9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07亿元
10月7日下午,随着全国各地自驾车纷纷驶离,张家界“十一”黄金周旅游画上圆满句号。7天长假,张家界共接待游客213.92万人次,同比增长32.75%,实现旅游收入14.07亿元,同比增长50.52%。
景区猎“奇”,乡村赏“美”,城区阅“新”。国庆期间,张家界武陵源、天门山等知名景区,一如既往受到游客热捧。据统计,武陵源核心景区接待游客80.32万人次,同比增长8.66%;天门山景区接待进山人数45.86万人次,同比增长41.93%。黄龙洞、宝峰湖、老道湾等景区,接待人数均较往年增长。同时,新开放的大峡谷玻璃桥、万福温泉、和田山谷等景区景点,迅速赢得游客青睐。日均接待超过1.1万人的玻璃桥更是一票难求。
石堰坪村看百年吊脚楼、罗潭村体验土家农耕文化、包公山村观千亩花海……游客纷至沓来,各得其乐。国庆期间,张家界接待乡村旅游人数超过101万人次。
张家界城区最新打造的夜景景观、绿色滨水公园等,成为张家界旅游新亮点。6日晚,随着世界最大文化酒吧云顶会的“莲花”穹顶缓缓开启,场内游客阵阵惊呼,每晚3800个座位座无虚席。这个假期,张家界超过两百万人次的游客量,大量住宿、娱乐、购物等方面的需求,有力带动了消费增长。
智能化管理,“护航”黄金周。实时显示的总进闸人次,不断刷新的景区游客实时流量、饱和度、客流占比,随时可供查看的景区监控图像,动态管理的调控机制……2日,国家旅游局有关人士在张家界旅游督查时,点赞“游客中心体系+智慧旅游平台”。景区之外,千名志愿者、交警全员齐上阵,职能部门严查旅游违规行为,确保了游客在张家界旅游平安满意。
换乘好 交通畅
长假期间,换乘让44万人次游客乐游韶山
“今年的国庆来韶山,是历次来韶山最舒畅的一次。往年这个时间来,堵车的时间花了一大半。换乘看似多了一道程序,实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景区人车混战没有了,心情也好了。”10月7日,多次来韶山的长沙警官马千里感慨。
10月4日,记者自驾来到韶山,跟随游客体验了一把舒心省心交通换乘管理。上午9时,一辆辆车陆续驶入换乘中心,游客下车后都径直来到售票大厅。厅内聚满了游客,但大家都有序地在各窗口前排队领票。领票通过安检后,游客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引导下,有序乘坐环保车。从游客换乘中心出发,5分钟到达毛泽东广场站,车辆一路顺风。核心景区,游人如织,游客徜徉在各景点,参观、赏景、拍照;环保车按站点停靠,不用鸣笛,景区一派祥和。
在毛泽东广场入口处,记者遇到了来自四川绵阳的宁老。老人说,他今年78岁了,昨晚在这里住了一晚,看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演出。来过韶山几次,这次感觉变化大,很舒心、省心,这次韶山之旅是最满意的一次。
今年国庆长假是韶山景区交通换乘试运行以来面临的首场“大考”。韶山市各机关单位近500名党员干部放弃节假日休息,与50余名志愿服务者活跃在各路段,开展文明劝导活动、协助交警管理交通秩序、为游客提供咨询等志愿服务和宣传。
韶山市代市长唐杰告诉记者,10月1日至7日,来韶车辆约4万台次,平均每天5000多台次。游客近44万人次,其中4、5日游客均突破10万人次。自驾游占到游客总接待量的70%,然而,没有出现拥堵。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这都是换乘的效果。
桂阳:10万游人“逛文化”
“永济桥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又称七拱桥……”10月7日,家住桂阳县城的朱明礼带着几位深圳的朋友,在位于县城的文化园畅游,他绘声绘色说起永济桥的典故。
桂阳古有“楚南名区,汉初古郡”之称。文化园里的惠政桥、蔡侯(蔡伦)阁、循吏乡贤碑廊、惜字炉……每一处都彰显出桂阳独特的地域文化,讲述着久远的历史故事。
去年5月,投资约3亿元、总面积2100多亩的桂阳文化园正式对外开放,集中展示桂阳2000多年的牌楼文化、寨堡文化、亭台楼阁古建文化、循吏文化、乡贤文化以及桂阳名胜古迹文化等。
记者走上几百级台阶,到了文化园的最高处——文昌阁。登阁远眺,辽阔天空一尘不染,青山绿水依偎相拥。不远处,文化园的二期工程“大汉郡城”项目,正紧张有序地建设着,文化馆、国学馆、湘昆馆、文庙等建筑已基本完成主体工程,整个二期工程将于今年底全面完成。
文化园工作人员李薇介绍,“黄金周”期间,文化园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
东安:古镇古村客人多
“游老院子,走古巷古道,看的是历史,游的是文化,身在其中,仿佛回到了小时候。”来自广州的摄影师黄少军一家,一连几天都穿梭在东安县的古镇古村,赏玩拍照,寻觅乡愁。今年国庆长假期间,东安古镇古民居成了城里人向往的热门景点。
东安至今仍保存着上百处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古镇古村建筑群。一大批古街、古巷、古桥、古井,其精致的建筑,精湛的工艺,浓郁的湘南地方人文特色,让人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历史韵律。席家大屋、宾步程故居、唐元甫庄院等明清古民居,或豪华大气,或九曲回廊,极具特色。近年来,东安县对古镇古村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综合利用,对一批古镇古民居进行了包装保护,着力将其打造成集古民居参观、历史文化体验、人文古迹游览、休闲度假养生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