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涪陵高山湾综合交通枢纽竣工投运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巴渝传媒网2017/12/29

建成投用的涪陵高山湾综合交通换乘枢纽 记者 朱志强 摄

巴渝传媒网讯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12月28日,涪陵高山湾综合交通换乘枢纽正式开站迎客,同时,承载着广大市民便捷上下高速公路期望的鹅颈关至涪陵西快速通道工程也正式开工。当天,涪陵区委书记李洪义宣布枢纽投运暨项目开工,涪陵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种及灵致辞。

在高山湾综合交通换乘枢纽正式开站和鹅颈关至涪陵西快速通道工程正式开工仪式前,李洪义、种及灵等从换乘枢纽长途车站旅客下客区出发,来到长途客车发车区、候车大厅、调度中心、售票大厅等地,了解车站智能化服务,听取车站有关情况介绍,听取有关人员介绍鹅颈关至涪陵西快速通道工程基本情况。

种及灵在仪式上致辞时说,高山湾综合交通换乘枢纽项目竣工投运将切实优化涪陵交通组织构架体系,提升城乡交通联结水平。鹅颈关至涪陵西快速通道项目将是江南城区上下高速公路最便捷的通道之一,也是打破江南城区对外交通瓶颈的关键工程。

下一步,涪陵区将按照全市交通基础设施提升战略的总体部署,结合成渝城市群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定位,高起点统筹规划、高强度加快建设、高标准提升服务,在全区铁、公路建设方面实现新突破。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南晓宇、该项目的EPC施工总承包方林同棪国际公司总裁杨进在仪式上讲话。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景耀、区政协主席徐志红,区领导冉义明、赵昌辉、李顺、杨平等出席仪式。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杜海波主持仪式。

新闻纵深

全市首家采用票证人脸识别系统 2~5秒验票通过

“两秒钟就能完成验票,这个车站真是太智能化了。”12月28日一早,购票去万州探亲的涪陵市民刘明激动地说。刘明说的这个“高科技”就是涪陵高山湾综合交通换乘枢纽长途车站启用的票证人脸识别系统。

当天,刘明在售票大厅购完票准备找检票员检票时,工作人员引导其使用票证人脸识别系统检票。刘明站在检票口摄像头前,将购票身份证及车票放进读取台,系统很快显示读取成功,并为其打开了通道门。“以前乘车都是人工验票,检票员逐一比对证件、车票、人脸,再检票放行,整个过程要10多20秒。现在只需2~5秒。这个高科技真是为广大乘客节省了时间。”刘明高兴地说。

据车站运营单位科顺公司客运科科长游川波介绍,为了提高车站通过效率,加强识别精确度,缩短旅客等待时间,车站引入6台票证人脸识别系统,这是重庆市首家采用该系统的汽车站。

不仅如此,车站的“最强大脑”要属站务系统,该系统接入自动售票机、语音播报、信息发布、售票、检票、调度、资质审核、驾驶员自助机等8大子系统,它还时刻为人脸识别系统提供信息调用服务,加上完全独立的安检系统,一系列智能化设备的引入,使得高山湾综合交通换乘枢纽更加智能和便捷,也保障了往返涪陵长途车站的旅客享受到优质服务。

新闻链接

高山湾综合交通换乘枢纽位于涪陵区崇义街道高山湾社区,设计日旅客吞吐量1.5万人次,最高日发送旅客3万人次。

该工程由换乘枢纽和配套市政道路(石鼓路)两部分组成。换乘枢纽部分主要由长途汽车站与公交汽车站组成,未来连接轻轨站。项目总规划用地71997平方米(占地183亩),建筑面积55136.36平方米。枢纽全面投用后将高效整合长途、公交、轻轨、出租车等交通系统,成为涪陵区公共交通的心脏。

鹅颈关至涪陵西道路全长4.98公里,起点接涪南路(鹅颈关隧道至鹅颈关立交)综合改造工程起点,终点接沿江高速涪陵西出入口。为双向四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60公里。全段主线含隧道4座,桥梁5座,互通立交1座。该工程是涪陵江南组团对外交通出行的快捷通道,也是江南片区至重庆主城区方向的重要快捷交通线路,对完善涪陵区域道路网络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