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获悉,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联合市银行业协会,率先在重庆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开通全市首批“金融云法庭庭审专区”,将进一步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规范在线庭审的需求。
(谢力/摄)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以线下为主的司法模式带来了挑战,全国各地法院广泛推行在线开庭和调解的审判模式,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为当事人参与诉讼提供了便利。
“此次共建金融云法庭庭审专区,正是人民法院和市银行业协会共同规范在线审判的有益尝试。”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裘晓音表示。
据介绍,“庭审专区”开通后,承办案件法官在法庭即可与在“庭审专区”的金融机构代理人以及其他当事人,即时联线、互联互通。通过设置在“庭审专区”的两个高清摄像头,可以清楚的看见金融机构的当事人和实时展示的证据,完全实现声音和图像的高度同步,法官与各方当事人之间都能实现如同在同一法庭上顺畅互动。庭审结束时,当事人可以借助电子签名技术完成对庭审笔录的确认。
(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供图)
固定化、规范化的庭审专区一方面着眼于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规范在线庭审的需求,另一方面减轻了各方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同时减少原始证据在途灭失的风险。
“在当事人对电子化的纸质证据的真实性无异议的情况下,法院采用这种更加安全、更加方便的方式开庭非常好,节省了我们的精力,解放了人力,同时在‘庭审专区’旁听庭审,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上一堂生动的法治课,普法的效果更好、效率更优。”华夏银行重庆分行风险总监刘克忠表示。
下一步,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将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围绕庭审规范化、诉讼程序线上化、云端设备标准化、聚焦服务便捷化,着力升级配套制度,服务重庆自贸区的高质量发展。
作为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法治化一直是全国各地着力打造的领域之一。截至目前,两江新区已经建立了涉自贸试验区投资贸易等商事案件专业化审理机制,同时成立了重庆两江国际仲裁中心等机构,初步搭建了自贸专业审理机构体系。
(记者 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