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交出“开门红”答卷的红塔区,又迎来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双过半”的中考。高开稳走基础依然不牢,支撑拉动要素依然不强,财政收支矛盾愈加突出……面对一系列稳增长重压,锁定目标压实责任精准调度,狠抓项目扩大投资稳增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植财源强支撑,红塔区稳增长丝毫不松劲。
一季度,红塔区GDP同比增长6.7%,绝对量位居全省区县第三。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市外国内资金同比增长38.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5.5%。支撑全区经济增长的工业经济运行呈现提质向好态势,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6%,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同比增长42.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33%,占区属工业比重达8.6%。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7%,居民消费价格运行平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9%,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区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支保持双增长,金融机构存贷余额同比增长21%,财税金融运行平稳。
然而,刚刚实现经济发展“开门红”的红塔区仍然面临增长动力不强,持续向好基础不牢的严峻局面。
在日前举行的红塔区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相关部门和领导指出,受制于“一烟独大”和非烟结构不优的制约,在烟草增长的不确定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走量小体弱支撑不足够的局面下,实现经济高开稳走的基础依然不牢固。
尽管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大幅增长态势,但受制于投资要素支撑不足,项目资金到位率低,重点项目推进缓慢。加之在库项目投资规模小,生产性项目储备不足,投资增长后续支撑不足,进入三季度后投资增长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大。
虽然一季度财政八项支出同比增长28%,对全区经济增长形成了有力拉动。但随着财政刚性支出的迅猛增长与财政收入的缓慢增长的收支矛盾日趋突显,加之政府性融资整改增大融资难度,财力支出面临严峻形势。
面对巨大稳增长压力,如何确保二季度经济增长“双过半”,力争全年实现经济运行“高开高走”?红塔区给出的回答是落实目标、调试、协调三大抓手,盯死项目、产业、财源三大重点。
确实算清任务帐、支撑账、时序帐和差距账,锁定目标压实责任。紧扣目标任务,坚持监测、预警、分析、会商四项制度,强化运行调度。加大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运行监测,全面加强统筹协调。
盯死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昆玉铁路货运场等108个新开工项目,加快推进宇城杭萧钢构绿色工业装配化建筑产业基地等37个续建项目,确保红龙路及地下综合管廊等27个项目竣工。同时强化项目前期工作,加协调对接进度,高质量谋划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级规划盘子,主动服务上级重点项目建设。
盯死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乡村振光,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巩固工业回升势头,加大企业精准帮扶力度,培育7户以上规模企业。扎实推进蓝晶4800万片LED衬底片扩建、全波光学红外光学产品生产基地、富能再生资源120万吨废钢加工利用项目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确保建投六公司挂牌落地。大力培育限额以上批零住餐及服务业企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创新业态做大三产。
盯死财源培植,加快总部楼宇经济发展步伐,力争年内引进培育纳税额1000万元以上总部企业3户,培育打造纳税500万元以上重点楼宇5幢。加快推进新天地等城市综合体投入运营,推进老五街改造等项目建设,推动交通运输企业整合,增加消费带动税收。盘活保障房存量资产,加快资产出让进度,完成玉交集团棚改房等房源销售,形成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加快耕地占用税征收进度,强化物流产业税收征管,加大向上争取资金项目力度,深化政银合作,为各项支出提供支撑。(玉溪日报记者 唐文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