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现在不是花期,在百里杜鹃,乡村客栈依旧爆满,很多城里人驱车来到这里,呼吸新鲜空气,品尝农家瓜果蔬菜。
“重庆成都的市民常来附源村避暑。还有东北的!他们看到我放上网的农庄资料,一来就住好几天。”说话的是百里杜鹃金坡景区附源村满来顺农庄的老板侯尚琴,一个淳朴善良、热情好客、谈笑风生的女人。
侯尚琴是个地道的庄稼人,以前,她与其他乡亲一样,守着两亩地通过传统的种植模式赚钱。眼看着村里的路修通了,民居改造完成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侯尚琴抓住机遇,在2010年1月顺利开办了她梦寐以求的农家乐。
满来顺农庄内的墙壁上挂满了关于满族服饰和风俗的图画,农庄外的大红柱子也彰显着满族村寨的底蕴特色。农庄一共四层,集餐饮、住宿于一体,一楼、二楼是餐厅,三楼、四楼是客房,餐厅可同时接待10桌客人,客房一共有6间。
凭着既能吃苦又热情好客的经营,侯尚琴的农庄生意蒸蒸日上。每年的杜鹃花期、避暑季节,满来顺的客人络绎不绝。为了让游客体验满族文化,侯尚琴准备了几套满族服装免费提供给客人们拍照留恋。满来顺还有一大特点——服务贴心,侯尚琴说,菜品不固定,都是按照客人的口味来做,客人们喜欢吃什么,就做什么。通过勤劳的双手和不断推陈出新的智慧,侯尚琴的农家乐每年的纯收入有7、8万,2亩地的经果林每年也有7、8千的收入。
“出门泥巴路,回家泥满屋;摩托不进村,单车扛进屋。”曾经的附源村虽然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环境优美,但受限于交通不便、闭塞落后,群众守着“金山花海”却过着穷日子。
后来,百里杜鹃按照“抓旅游与抓扶贫”相结合的思路,依托“满族第一村”这个文化品牌,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将附源村作为乡村旅游和重要文化旅游景点进行打造,(下转2版) (上接1版)这个“满族第一村”终于找到了“满韵乡风、水墨附源”的角色定位,乡村旅游激发了附源村的发展活力。目前,该村已发展农家乐7家,农家旅社5家,可一次性接待450人用餐,150人住宿。全村涌现出一大批养猪、养牛、养鸡、养兔专业户,大部分产品“内销”本村的农家乐。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1800元增至现在的6200多元,从“边穷村寨”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新村”。
将“大旅游”与“大扶贫”有机融合,从现代理念、产业业态、全产业、交通设施、服务质量、宣传营销、民族文化龙头带动作用等方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乡村旅游、特色种养、风味餐饮、农特产品加工、旅游产品开发等产业发展,百里杜鹃这一经验已成为毕节市脱贫攻坚的样板。
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贫困区的毕节,是贵州省的扶贫攻坚主战场,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大是毕节的最大现实,面对这样的现实,毕节要实现2018年全面脱贫,2020年全面小康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没有贫困人口的真正脱贫,就没有毕节的同步小康。乡村旅游,成了毕节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引擎”。
曾经是“开荒开到天、种地种到边”的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如今已从生态恶化的贫困村变成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休闲娱乐“美丽乡村”,成为大方县名副其实的“后花园”。像穿岩村一样,大方县大方镇对江村、六龙镇新丰村,黔西县解放村、丘林村、大海子村,七星关区上小河村等,经过生态修复、民居改造、“两个硬化”等,这些“美丽乡村”成了城里人和外地游客休闲养生的“后花园”······
山清水秀乡村美,处处都是风景区。在毕节试验区的广大乡村,随着一处处连户路和院坝硬化的完成,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再次升级。青瓦、白墙的靓丽民居星罗棋布;镶边、硬化的通村油路(水泥路),连户路连接千家万户,一个个“阡陌交通”的美丽乡村,镶嵌在毕节试验区舒展的画卷上。
近年来,毕节市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抢抓美丽乡村建设机遇,整合资源,探索创新,对农村实施景区化建设,特别是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通过示范带动全市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不仅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而且增加了农民就业率,切实把“风景”变成了“产业”、将“美丽”转化成了“生产力”———
目前,毕节市有乡村旅游经营户2000余家,全市乡村旅游星级示范户达到100多家,休闲农业园区21个,休闲农庄26个,民俗村11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7个。
各县(区)正逐步形成自身特点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大方、黔西、金沙分别打造了以特色美食文化旅游节、柳岸水乡文化旅游节等为主题的旅游节庆活动,百里杜鹃管委会将乡村旅游与杜鹃花以及彝族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促进农民增收、拓展景区特色、保护生态环境、弘扬民族文化四者和谐统一发展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台金现代科技园、黔西县解放村柳岸水乡、金海湾天乐园、织金县雅贤现代农业观光园、梨树镇杨柳湾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园、泰丰园等已被列为贵州省有一定规模的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行列,黔西县解放村柳岸水乡还被列为全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之一。
随着交通条件的大幅改善,毕节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粗放开发向集约发展转变。以现代高效农业园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业态正逐渐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平台,以乡村旅游点为代表的乡村休闲游正成为全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成为一日游产品的主力。
【来源】毕节日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