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贵安开投公司以“八字方针”为引领 “二次创业”全面深化改革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贵安新区 2020/04/10

  2019年,开投公司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07.37亿元,增长18.6%,实现利润10.36亿元,增长6.47%。

  作为贵安新区开发建设任务的承载主体和实施主体,贵安新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投公司)伴随贵安新区一起成长。在省委、省政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开投公司着力融资、投资、建设,是新区开发建设的先锋队和主力军。

  近一年多来,开投公司按照省委、省政府“定位、定向、瘦身、规范”的八字方针,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重组业务、开拓市场、精简机构、重建制度……打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组合拳”。

  同时,随着贵阳贵安融合发展的深入推进,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出台,开投公司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迈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实步伐,开启了“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以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致力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市场化转型、提高运营效率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助推新区高质量发展。

  2019年,开投公司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07.37亿元,增长18.6%,实现利润10.36亿元,增长6.47%。

  业务重组——

  定位定向精准 跑出改革加速度

  开投公司属于国有控股省管大(一)型企业,于2012年10月28日组建。开投公司在投资融资、开发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助力贵安新区成为全省发展的战略支撑和重要增长极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截至2019年底,在城市建设方面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0余亿元,已建在建城市道路410公里;建设综合体、学校、医院等功能性配套4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100余万平方米。在产业投资方面,设立了总规模36.2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投资25亿元建设了贵州长江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投资26亿元建成贵安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

  2019年,开投公司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从2019年3月起,公司遵循“定位、定向、瘦身、规范”八字方针,从谋划进入实施阶段,从顶层设计进入具体执行环节,迈开了深化改革的坚实步伐。

  新阶段,新定位。开投公司重新确立了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综合开发、市政运营“三位一体”广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提供商的发展定位和以花溪大学城为核心实施精细开发的业务定向,重新构建了以城市开发、建设、运营为主导的三大业务板块和辅助业务板块。

  其中,以建投公司、建设集团和招标公司为主体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整合内部资源,构建全过程城市建设板块,构建“工程管理、工程监理、工程施工、工程咨询”全过程工程咨询建设管理服务商,按照“政府代建项目由一个平台统一运作、统一推进”的要求,实现代建业务“应代尽代”,全力以赴抓好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项目建设;以置投公司为主体做强城市综合开发业务,聚焦土地一级开发和地产开发业务,拓展土地整治和物业管理业务,全面提升综合竞争能力;以市政公司和水务公司为主体做大城市运营板块,增强公司现金流和盈利能力;以金投公司和商贸公司为主体做优辅助业务,主要聚焦资本运营、金融服务、商贸流通经营业务。

  在强化业务重组的同时,开投公司积极开展清理“僵尸企业”专项行动,2019年共清理“僵尸企业”10家。“通过‘僵尸企业’的清理,有利于盘活资本市场,有利于防范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助推公司提质增效,让公司集中精力聚焦主业,握紧拳头把主业做大做强。”开投公司企业发展部副部长刘恩平说。

  开拓市场——

  创新经营模式 聚焦主业集中发力

  4月8日,在贵安新区翰林园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挖土石方、捆扎钢筋……现场一片繁忙。据了解,该项目集商品住宅、商业、公寓、幼儿园等于一体,是开投公司旗下一级子公司置投公司在建的重点城市综合体项目。

  “置投公司成立之初,主要是以代建为主,如代建厂房、医院、学校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2019年以来,公司不断开拓市场,深耕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导业务的城市综合开发项目。”置投公司董事长鄂亮介绍,城市综合开发是开投公司“三大核心业务”之一。近年来,公司精准施策,城市综合开发按下“快进键”,城市综合体(三)、城市综合体(四)、翰林园等一批城市综合开发项目全面加快建设。

  据官方网签统计,在2019年大贵阳(含贵阳、清镇、贵安、双龙)商品住宅开发市场中,置投公司以16.4亿元的签约额位列第12名。同时,土整公司创新土地整治+的一级开发模式,有力推动了土地一级开发,在新区直管区范围内共计开发新增耕地12237.20  亩,2019年土地整治业务收入2.7亿元,实现利润1.65 亿元。

  城市运营是开投公司另一核心业务,2019年以来也不断向外拓展市场,成绩斐然。据了解,随着贵阳贵安融合发展的深入推进,开投公司加强并与贵阳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观山湖区、乌当区等市场实现苗木销售700余万元,实现新区外市场“零”突破。同时,城市市政业务新增新区二期骨干路网“三位一体”业务及农村环卫一体化业务,合同金额约8000万元,实现新区内城市运维业务全覆盖。

  “高端园区产业发展初具规模,2019年园区有招商引资项目9个,其中福爱电子(二期)、泰邦航天特供产品项目、激光快速成型技术生产加工基地项目已落地投产,202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9.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亿元,初步形成了以航天航空、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为重点的中高端产业布局。”产投公司总经理石小洪说。

  “按照‘依法合规,科学规划,规范配置,有效利用’的原则,对招拍挂土地、标准厂房、商业物业等各类资产,采取出售、转让、租赁、招商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论证,提出可行方案,使资产发挥最大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开投公司融资和资产管理部部长周国群表示,2019年以来,公司聚焦主业,不断开拓市场的同时,在资产盘活方面也取得显著成效。

  在资产销售方面,综合体三(一期)已销售1717套住宅、销售额共计16亿元;高端人才公寓累计签约54套,签约金额3524万元,预计到2020年底可实现销售收入19553.33万元;13个安置点项目已完成协议签订工作,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120000万元。在资产租赁方面,贵安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出租率达90%,2019年租赁收入2951.33万元;公租房项目,2019年租赁收入2556.25万元,标准厂房(一期)项目出租率达83.7%,已完成1.45万平方米厂房的清退工作,2019年实现租赁收入5147万元。

  精简机构——

  总部先行先试 自上而下“瘦身”

  据了解,为加快公司市场化实体化改革转型步伐,开投公司以“瘦身改革,总部先行”的魄力,拉开了精简机构的序幕。

  开投公司开展总部全员选聘,全面激发干部员工动力,增加了活力、提高了效力。总部机构由18个精简为9个。总部员工数量由229人减少为142人,精简率达到38%;中层干部减少4名、科级干部减少20名,降级处理8名。初步实现了“职位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的改革目标。

  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总部改革后,不再保留总经理助理、部门助理职级,免除总经理助理3名,免除部门助理3名,取消享受处级待遇5人,取消享受科级待遇21人,中层正职待遇降为中层副职待遇1人,正科级管理人员降为副科级2人,降为一般员工5人。

  员工能进能出。优化人员结构,对年龄较大的领导干部推行转派为专职董(监)事,转派专职董(监)事人员薪酬待遇减半;对总部未选聘上的87名员工通过转岗待聘、待岗、内部退养、解除劳动合同等方式分流。以公司财务部为例,财务部是最先改革的部门,从83人(含73个正式工,10个劳务派遣)减到21人(均为正式员工)。

  收入能增能减。按照“以岗定薪、按绩取酬、岗变薪变”的总体要求,本次薪酬改革着重强调收入与公司经营、个人业绩相关联,全员绩效工资占比从原来的50%调整为60%,更好体现员工收入主要靠业绩的机制,26人薪酬标准下降,77人薪酬标准上升,最大增幅达到每年6.75万元,最大降幅达到每年9.18万元。

  “随着子公司改革全面启动,开投公司将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刘恩平表示,目前开投公司总部机构改革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逐步有序完善中。同时,已编制完成了子公司改革方案,将在2020年5月底前完成一级子公司的整合、合并和撤销,力争2020年将公司121家投资企业减少至50家以内,在5年内逐步有序重组合并至20家以内,并将员工人数由当前的2231人精简到1000人以内。

  制度建设——

  守底线强规范 加强风险管控

  据了解,开投公司以“管用、高效、可执行”为目标,以降成本、提质量、增效益为抓手,全面规范“人、财、物、事”的管理,分别就制度体系、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八个方面进行了规范。

  “我们从优化人财物管控、提高经营管理质量效率的角度出发,对改革后各部门职能职责进行全面梳理,提出健全完善制度建设的意见措施,并统筹推进公司制度体系建设工作。”刘恩平说,结合改革后各部门职能职责,公司对原有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提出保留一批、修订一批、新增一批、废止一批的原则。目前,制度类别从修订前的十三类整合为九类,制度总数从149项减少到106项,其中保留制度37项,新增、修订制度69项,合并制度20项,废止制度32项。

  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成本管控能力,开投公司构建了成本管控体系,降低了管理费用。公司强化对项目的全流程标准化管理,严格资金支付审核,进一步降低项目前期费用和施工成本。通过对“人、财、物、项目”的全面管控,规定凡是重大资金调拨、人员进出必须由董事长、总经理签字把关。通过强化“六个规范”,对经营管理各领域存在的乱象“出重拳”治理,达到止损止血的效果,管理费用降低10%以上,经营成本大幅下降。例如,通过对新开工的城市综合体三(二期)、城市综合体四、翰林园项目招标清单优化和限额控制,对比贵安新区前期各类工程项目,设计费降低了约60%至70%,勘察费降低了约50%至55%,监理费降低了约40%至46%,施工建安成本降低了约16%至18%  。其中,通过设计方案优化和成本管控,仅综合体三(二期)、综合体四项目对比存量同类型项目节约投资达13亿元,新增土地整治项目较老项目招标控制价下调幅度超过50%。同时,公司对216个项目实施“三个一批”管理,压减项目投资40%。对项目资金支付严格实行“一事一议”,支付比例超过工程计量60%的严禁再付。

  此外,开投公司强化经营调度,通过从财务报表分析、经营指标运行中发现问题、把握情况,持续优化和改进经营管理。同时,通过聚焦经营管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立起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投资管理、财务管控、风险防控、绩效考核等“四个体系”,重构管控流程,提高管控质量和效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