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松桃“四落实”开启油茶产业发展新征程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2020/06/12




松桃苗族自治县坚持把油茶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主导产业,通过采取“四落实”措施,点燃“发动机”、开启“内燃器”、激活“磁力源”、系上“安全带”,切实按下绿色发展“快进键”,打造绿色银行“提款机”,真正把油茶林的绿水青山转化为财源滚滚的金山银山,有效开启百姓富生态美的油茶产业发展新征程。目前,全县共有油茶170000亩,其中新建油茶基地80865亩,打造1000亩以上示范点4个,分别是正大镇地所村1280亩、长征村2060亩,世昌街道地哪社区1800亩,平头镇莲塘村1200亩,有效带动64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5120人务工就业,人均增收720元以上;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258户,每户年均增收500元以上。推行“以短养长,长短结合”,整合各类资金4亿多元用于发展油茶及林下经济,全县林下套种经济作物26000余亩,目前油茶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该县油茶龙头企业贵州松桃福农鑫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18年被贵州省林业厅、贵州省林业产业协会认定为“贵州省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并成功注册了“三山谷”和“茶花泉”2个油茶产品商标。

落实组织保障点燃“发动机”。一是两级统筹。明确由联系相应乡镇(街道)的县领导为该乡镇(街道)的县级责任领导领衔统筹,各乡镇(街道)的党政主要负责人为乡级责任领导调度统筹,各乡镇(街道)的分管负责人为乡级责任分管领导具体落实,抽调县林业局58名技术骨干到乡村两级服务指导。目前,县级领导专题调研12次,乡级领导现场调度350余次,拍板确定在正大镇、长兴、平头等27个乡镇(街道)建设高产优质示范油茶基地31个。二是专班牵头。印发了《县领导领衔推进农业产业革命工作制度》,成立了以两名县级领导为牵头领导、相关单位为成员的油茶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具体牵头专抓产业发展,明确工作职责,确定了技术负责人和牵头单位,抽调人员负责具体办公,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人力保障。截止目前,乡村两级比照成立工作机构253个,其中乡级工作专班28个、村级工作专班225个,各专班开展现场技术指导30余场次,编发《松桃苗族自治县油茶产业发展实用栽培技术》3000余册。三是联席会诊。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农业产业革命油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建立了以县长为总召集人、县委副书记和两名副县长为召集人、相关县部门和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农业农村产业革命油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实行日调度、周分析、旬排查、月研判,会诊全县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召开调度会、专题会、研判会、推进会等共计30余次,会诊解决全县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共260余个。

落实资源保障开启“内燃器”。一是用活土地资源。充分考虑和平衡不同产业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用地需求,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契机,在500亩以上坝区之外且坡度25度以下的耕地、农村撂荒地、低产低效退耕还林地、房前屋后闲置地及移民搬迁后宅基地等土地上下功夫,推进油茶“下山”,拿出好田好土栽种油茶,充分保障产业发展用地需求。据统计,共勾画核实可用种植油茶面积113554.6亩。二是用好企业带动。大力推广“三变”改革经验,鼓励企业带动,探索“企业+合作社(村社合一)+农户”发展模式,着力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利用“631”分成方式(即:农户、合作社、企业的分成比例按6:3:1)进行分成,帮助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稳定获得订单生产、劳动务工、资产扶贫、入股分红等收益。2019年,通过油茶产业直接带动5500农户25000人增收,助推1100户贫困户5000贫困人口脱贫。三是用足扶持政策。依托县武投公司和县扶投公司两大平台,用活用足当前融资政策,邀请农发行、贵阳银行等金融机构现场指导,协助做好融资工作。同时用活用足财政扶持政策,加大财政预算投入,有效整合水土保持、天保工程、退耕还林、低产低效林改造、绿色产业发展基金等项目资金和涉农资金共计1.2亿元,用于新建油茶基地80865亩,全方位保障资金投入,进一步推进产业发展。

落实技术保障激活“磁力源”。一是技术人才实地指导。积极与省林科院技术合作,组织林技人员进企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组建了由58名技术骨干组成的28支技术指导组深入到涉及油茶发展乡镇(街道)进行技术指导,切实解决苗木嫁接、病虫防治等技术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开展县、乡级培训29次926人,现场指导46521人次。二是专业人才参与发展。以现有育苗基地为引领,积极筹措资金,落实育苗主体,引进现代育苗设备、设施及技术,充分利用油茶苗木嫁接的黄金季节,引导2家育苗企业和15家专业合作社共36名专业人才参与到油茶育苗中来,做好油茶种植的苗木准备。截至目前,完成嫁接苗木600余万株,嫁接苗木为国家认可的油茶良种“长林系列”和“湘林系列”品系,确保良种壮苗造林使用率达100%。三是专家人才现场验收。由14名林业高级工程师组建7个技术指导组根据各乡镇(街道)油茶发展工作目标,按照适地适树原则,现场进行核实和勾画面积,并分别制定种植措施,落实专人对种苗检疫、整地、挖穴、施肥、植苗、覆膜等工序进行现场指导,对不符合操作规范和验收标准的,严格落实整改要求,直至验收通过后才进行下一步工序。截至目前,全县核实勾画面积86795亩,林地清理35784.3亩、整地22007亩,整改不符合操作规范和验收标准的问题2896个。

落实要素保障系上“安全带”。一是做好物资供应。统一制定了《松桃苗族自治县油茶产业发展所需物资日报表》,落实“日报制度”,明确各技术指导组根据各乡镇(街道)油茶种植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统计,经严格审核把关后,及时报至县扶投公司和县永昌公司,确保肥料、种苗、防疫口罩等物资到位。目前,发放肥料2584.86吨、种苗16.2万株、防疫口罩8860个。二是做好风险防范。开展前期风险调研,研究制定了《油茶产业风险防控实施方案》,逐步将资本金足额匹配到位。目前,整合20%的涉农资金作为风险防控基金,全力保障产业发展安全。同时,加强油茶产业发展保险的投保工作,对全县油茶种植新建基地进行全面投保,切实推动全县油茶产业健康稳步发展。三是做好以短养长。积极探索复合发展模式,做到空间上综合利用、时间上长短结合、效益上多重叠加,推广运用“油茶+中药材”“油茶+蔬菜”“油茶+林下养殖”等复合经营,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多业共生,多途径助农增收,稳定脱贫。目前,林下套种经济作物26000余亩,整合各类资金4亿多元推进“长短结合”发展油茶产业。(刘振斌)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