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普洱市确保贫困群众住上“安心房”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普洱日报 2018/12/24

景东彝族自治县大朝山东镇苍文村鱼塘村民小组农危房改造项目。记者 郑璐 摄

  近年来,普洱市通过创新思路、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把危房改造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举措,通过“三定三抓三确保”让贫困群众住上“安心房”。

  定对象,抓关键,确保保障对象不漏一户。我市对“4类重点对象”房屋危险等级进行了精准认定,全面掌握了4类重点对象危房情况存量,精准服务脱贫攻坚工作。同时大力推进农户档案信息化,坚持实时动态录入,实行“建档一户、录入一户”,按工作进展及时补充完善农户档案信息,确保数据采集录入与工作进展情况和农户档案信息完全一致,保证了有关信息能够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危房改造工作状况,为脱贫攻坚提供数字依据。

  定标准,抓质量,确保农村住房安全稳固。市委、市政府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多次召开推进会议就抓好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市级财政在中央、省级补助的基础上,按每户0.2万元进行配套补助,各县(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配套政策。不断健全完善各级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机制,规范乡(镇)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对农民建房申报、审批、施工、验收等进行全方位跟踪服务,严格执行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切实消除质量安全隐患。由县(区)政府统一购买技术服务,聘请建设工程监理中介机构对农危改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理,确保农危改工程质量。

  定范围,抓提升,确保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积极开展了非“4类重点对象”房屋危险等级认定工作,各县(区)参照“4类重点对象”的面积控制、补助标准、质量规范等要求,与“4类重点对象”危房同步实施改造。下发了《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明确提出市级配套的0.2万元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农户厕所、化粪池等卫生设施的建设改造补助。通过农村危房改造,让农户有安全稳固住房,改善农户居住环境,提高农户满意度。(通讯员 李玉玫)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