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临沧市招商引资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临沧日报2017/01/24

去年1至11月,全市共实施国内合作项目1498个,协议资金2808亿元,引进市外到位资金956亿元

2016年,临沧市围绕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全面实施引领型的大项目带动战略,更加注重依法招商和招商机制的健全,更加注重引资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资金实际到位率和投产达标率,切实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的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

外来投资稳步增长。1至11月,全市共实施国内合作项目1498个,协议资金2808.21亿元,引进市外到位资金956.01亿元,其中引进省外到位资金681.7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50万美元。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式发展和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前沿窗口做出了积极贡献。

对外合作更加广泛。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大对外经济合作交流,与长三角、泛珠三角、京津冀、环渤海和成渝经济区等区域企业的合作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省外投资企业主要来源于四川、浙江、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北京、深圳等省(区),其中,四川投资商合作项目286项,实际到位资金158.91亿元;浙江投资商的合作项目147项,到位资金63.92亿元;湖南投资商的合作项目123项,到位资金51.55亿元。

外出招商精准高效。瞄准重点区域,采取登门拜访、开展座谈会、小分队招商等多种方式,主动出击、精准招商,先后赴天津、贵州、成都、江西、北京、深圳、甘肃、广西、浙江、广州、昆明等地开展招商活动,重点对接双江古茶园及冰岛旅游文化开发、凤庆县新能源建设、边合区摩托车制造等项目,有效推动临沧与重点区域的招商合作进程。特别是6月13日至17日在昆明举行的第4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4届昆交会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会见了云南建投集团、马来西亚常青集团、太平洋建设集团、新希望集团、广东省商业联合会和深圳企业代表团等企业代表,就沿边对外开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仓储物流、节能减排等多个领域进行会谈,为今后双方加强沟通对接,达成更多的合作共识,开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合作奠定基础。同时,临沧市还举办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专场签约仪式,邀请和会见客商120余人,签约项目103个,签约协议资金达849亿元。1至11月,全市共开展外出招商活动63场次,对接企业281户,对接项目152个;签约项目13个,协议资金137.98亿元;达成合作意向项目13个。

重大活动招商成果丰硕。第四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暨临沧第六届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期间,临沧市共签约31个项目,协议金额241.4亿元人民币,主要涉及新能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商贸物流、旅游文化等行业和领域。此次签约项目具有以下特点:投资额度大。共签约项目31个,比2015年多5个,签约金额多出34.1亿;投资规模较大,签约项目投资基本上都在2亿元以上。项目结构优。从签约项目的结构和投资额来看,在31个项目中,“五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5个,总投资137.3亿元,为临沧实现“互联互通”“通江达海”打下坚实基础。正式协议多。正式协议13个,协议资金97.5亿元;框架协议18个,协议资金143.9亿元。

企业来临考察积极主动。先后接待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铁十局集团、太平洋建设集团、晶澳集团、碧桂园集团、九鼎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保利龙马(天津)有限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缅甸亚洲世界有限公司、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省临海市考察团等参观考察的各级领导和各地客商60余场次,为树立临沧品牌、招大引强奠定基础。中国智能交通系统(控股)有限公司、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滇能楚雄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龙头企业签约落户临沧,外来企业和项目入临投资步伐加快、不断增长。1至11月,全市累计来临沧考察企业1091户,客商1506人次,考察洽谈项目727个,其中已签约项目27个,协议资金192.42亿元;有投资合作意向项目74个,协议资金122.3亿元。

项目开发成效明显。加大项目开发力度,主动与专业机构进行合作,完成全市两批200个重点项目、60个龙头项目的精准开发和深度包装,建立“可推介、可洽谈、可落地”的高质量招商项目库,编印全新的《临沧投资指南》《临沧市招商引资重点推介项目册》。立足临沧招商工作实际情况,自主开发运用临沧招商引资项目库和意向投资者信息库管理服务系统软件,建立临沧市《招商引资项目库》和《招商引资意向投资者信息库》。做好招商网站升级改造,建立招商微信平台,拍摄制作具有临沧特色的招商引资宣传专题片,完成《临沧招商引资“十三五”规划》《临沧市产业发展与大项目支撑研究》编制,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效性和精准性。

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进一步强化“一把手”负责招商工作的要求,健全工作机制,创新招商方式,提出主要领导负责招商、市级领导带队招商、领导干部外出驻点招商和市级领导挂钩服务签约项目落地等各项具体工作措施,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全市上下形成了“领导高度重视,招商部门统筹协调,部门积极支持配合,县(区)、园区落实推进”的招商工作机制。

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力度,积极做好省政府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落实,推进行政审批事项的“接、管、放”,开展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工作,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切实加大对“庸、懒、散”和“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的整治力度,市级行政审批事项不断减少,提高了招商引资服务成效,营造了良好的招商工作氛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