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景洪市全面部署脱贫攻坚工作,突出重点,集中发力,紧紧盯住省下达的2400人脱贫目标,因户因人精准施策,让贫困群众顺利实现脱贫。按照贫困人口脱贫退出认定的6项标准,通过入户调查、村“三委”商议、村评议公示、乡镇核查公示和市级审核销号等贫困人口退出程序,实际认定脱贫601户2419人。
完善政策体系 强化依法脱贫
科学编制《景洪市精准扶贫攻坚工作脱贫发展规划(2016-2017年)》《景洪市“五个一批”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基诺族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2016—2020年)》等34个方案和计划,为扶贫、脱贫提供政策依据。其中,《景洪市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规定给予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补助6万元、贷款6万元,期限20年,利息由市财政负担;易地扶贫搬迁户每户补助1.5万元、贷款6万元至10.5万元,期限20年,利息由市财政负担。这些举措,在全省扶贫、脱贫工作中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千方百计筹资 经费保障脱贫
景洪市争取农发行贷款7.8亿元,现已到位两亿元。全市各单位缩减10%以上的办公经费用于扶贫,市级配套扶贫资金1000万元,省级财政补助845万元,全部用于脱贫工作。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全市社会帮扶1604万元;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市党员干部开展捐资助贫活动捐款206.8万元;利用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和“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政策,累计发放贷款590笔6600万元。
挂包帮转走访 实事帮扶脱贫
全市共安排挂联单位98家,挂钩、包村、帮户干部2319人。帮扶干部认真开展精准扶贫“回头看”工作,完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资料,实行“一户一档”,进行动态管理、全程跟踪;结合贫困村实际,制定包村帮扶计划;根据挂钩贫困户实际情况,完成帮户方案,实施“一户一策”。在实施帮扶过程中,各帮扶单位投入资金1322万元,为民办实事858件。组建驻村扶贫工作队23支、队员95人,覆盖了所有贫困村。工作队驻村以来,开展培训275次、争取项目141个、争取资金823万元。
实施“五个一批” 全面推进脱贫
投入3265.1万元发展生产,已种植经济林木和果树3229亩、154.1万株,养殖牲畜7187头、禽类8.1万羽,养鱼112.3万尾。预计投入资金10.5亿元,已投入1.35亿元,34个易地搬迁点1308套安居房开工建设。争取到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资金1500万元,用于4个贫困村寨建设。投入6777.8万元发展教育,新(改)建3所幼儿园、16所小学,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培训农村劳动力技能2292人次。筹措1.44亿元,启动医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农村扶贫标准线和农村低保标准线兜底3500人,供养救助孤寡老人及孤儿574人。投入530万元进行生态补偿,嘎洒镇曼点村大安、回火、纳矿小寨和沙药村曼迈一组、二组共5个村民小组12户农户退耕还林60亩。
精准扶贫示范 引领整体脱贫
突出抓好大渡岗整乡脱贫退出工作,集中精力打造精准扶贫典型示范点,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西双版纳云宝茶叶有限责任公司销售基地,设立大渡岗乡脱贫攻坚集中展示点;在乡政府建设1个标准化展馆,同步在其他9个地方建立产业扶持、易地搬迁等项目示范点。同时,主动强化村企对接,做好跟踪服务,与中林集团共同打造的大荒坝村昆罕大寨“直过民族”脱贫示范点现已开工建设。启动省军区帮扶基诺族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目前已有3个项目开工建设;设立“阻断基诺族贫困代际传递助学金”“1+1”结对资助基诺族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惠及103名贫困学生。西双版纳军分区将勐龙镇勐宋村作为帮扶对象,重点对拉祜新寨进行安居房建设,对贫困学生进行帮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