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云南省人民政府网站公布了《云南省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行动计划》,将“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列为八大建设任务之一。
云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周荣于1月27日在2018年云南省两会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16年11月,国家教育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签署《开展“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在政策、机制和经费方面给予云南大力支持和倾斜。云南也主动作为,立足毗邻南亚东南亚的开放区位优势和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大力推动教育对外开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目前,云南已经与50余个国家、地区和教育组织建立教育合作关系,经教育部批准备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7个,成立云南民族大学澜湄职业学院,云南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特别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2017年,云南外国留学生总人数达18778人,留学生人数排名进入全国前十。中国政府奖学金培养院校增至8所,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达222个,云南省政府奖学金资助575名外国留学生来滇留学。
《云南省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行动计划》提出,加快推进新时期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支持建设高校积极参与国家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把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教育辐射中心作为重要目标,拓展深化教育对外交流合作。
推动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双向开放,利用中国政府奖学金并加大省政府奖学金投入力度,全方位扩大外国来滇留学生规模,把建设高校打造成为南亚东南亚学生留学中国的重要目标。
加大通晓南亚东南亚国家语言、国情、法律及贸易规则等人才的培养力度,把建设高校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专门人才培养基地。
鼓励建设高校设立外籍专家教师聘用专项资金和青年教师研修资金,建立吸引国外高层次人才来滇任教和促进优秀青年教师出国研修的良性互动机制。
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新机制和新途径,支持建设高校发挥学科专业、办学条件和人才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到国外特别是南亚东南亚国家实施办学项目,开设办学机构。
推动建设高校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尤其是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知名高校合作研究,举办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论坛,在民族文化传承、农业技术研发推广、环境保护、国际贸易、医疗卫生、中医药创新、“禁毒防艾”、国际警务培训等领域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
支持建设高校到国外开展文化交流和汉语国际推广,与国外合作高校开办孔子学院(课堂)、汉语培训中心,扩大在国际汉语教学和文化推广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