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河:念好“新”字经 做强“红”旅游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云南日报2017/03/21

2月下旬,记者先后到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蒙自市和弥勒市采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一路上,各地的发展热情和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令人印象深刻。另悉,春节黄金周,红河州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均列全省第二,发展势头强劲。

“创新是红河州旅游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努力成为云南旅游新方向。”在采访中,红河州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张艳梅解答了如何念好“新”字经、做强“红”旅游的相关问题——

记者(以下简称“记”):红河州旅游发展的特点和目标是什么?

张艳梅(以下简称“张”):当前,红河旅游已成功打造了以个旧千年锡文化、蒙自过桥米线、建水历史文化、弥勒康体休闲、中越边境旅游为主的旅游城市名片,初步形成了以哈尼梯田风光摄影和农耕文化体验旅游、温泉休闲度假旅游、天然溶洞观光旅游、临安古城历史文化体验旅游、观光农业旅游、中越风情边境旅游等为代表的新亮点和自驾、房车、露营等新业态,旅游业已成为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

红河州一直努力打造云南旅游新方向。这个“新”不仅指新的旅游目的地,也代表了新的旅游、生活、消费方式,以及新的旅游感受、体验和层次。为此,我们将持续不断创新思想观念和旅游产品、业态、线路等。

记:红河州如何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张:我们把整个红河州当作一个旅游整体,“集点、连线、汇面”,对全州旅游产业发展进行全盘谋划、系统设计,着力推进旅游规划与城乡建设、交通、文化、国土、农林水等规划的“多规合一”。

目前,启动了《红河州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红河州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滇越铁路“米轨时光”精品旅游线路专项规划》《个旧锡文化主题公园概念性规划》《临安古城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哈尼梯田旅游规划》等项目规划。通过资源整合、规划衔接、项目实施等途径,将构建多元化、互补性、综合型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记:日前,红河州上榜2016年度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名单。近年来,红河州在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张:红河州委、州政府组建了旅游厕所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明确从2015年到2017年,分期分批在全州主要旅游线路、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景区景点打造200座A级以上旅游厕所。

红河州旅游、住建、商务、交通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同时统筹整合社会力量和资源,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以商养厕”的市场化路子。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全州共建设了140座旅游厕所。

记:在促进旅游对外开放合作方面,红河州采取了哪些措施?目前进展如何?

张:红河州旅发委成立了跨境边境旅游办公室,做好组织保障工作。同时,鼓励旅游企业到越南开设旅游办事处和推广中心,联合越南旅游企业,开发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推销特色旅游商品,目前相关企业正在老街、沙巴、河内等地考察。红河州与越南部分省市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下一步,双方将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加强交流合作,建立信息、资源、客源和利益共享机制,促进通关便利化,实现互利共赢。另外,河口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步伐正在加速。通过项目建设和产品开发,河口将由出入境通道转变为旅游目的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