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合肥城南拟打造生态科技文化新城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合肥在线2016/10/14

  合肥规划在滨湖建设11.6平方公里的生态科技文化新城,成为未来10-15年最具魅力的城南新空间。记者获悉,包河区生态科技文化新城(暂定名)启动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单位开始招标,未来将大力培育文化创意、健康休闲、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形成生态型总部聚集区。

  南依巢湖形成生态型总部聚集区

  包河区生态科技文化新城规划面积11.6平方公里,南依巢湖,东邻都市乡村旅游区(东大圩)和滨湖国家森林公园。这里是全省第一个创意文化发展集聚的战新基地、国家唯一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大力培育文化创意、健康休闲、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 形成生态型总部聚集区,成为未来10-15年最具魅力的城市新空间、国家级滨湖新区建设的新亮点、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典范、全省“调转促”发展的新标杆。

  此次设计的启动区范围为花园大道以南、泰山路(规划)以东、吉林路(规划)以西、西安路(规划)以北,总面积约140亩,地处生态科技文化新城文化创意产业园板块。功能及定位拟构建研发、办公、展示、孵化、培训、交易、服务等为一体的园区综合功能区。

  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合肥生态创新、文化兴市的关键载体和标志工程,围绕“创新生态建设、创意文化引领”的总体要求,突出文化创意、科技研发、孵化应用、总部办公的主题,优化创业创新环境,活化科技资源配置,把创意文化产业园建设成为高度集聚的文化创新、集成创新、自主创新的新型园区,提升合肥市“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形象。

  为创意文化产业培育国际一流载体

  项目规划容积率≤1.3,地上建筑总建设容量约为12万平方米,规划体现国际一流标准和文化创意产业特征,强调可持续、生态、绿色理念,注重与邻近的自然景观协调融合,保持生态格局的完整性。空间布局符合产业需求,成为创意文化产业先进载体,考虑地下空间的局部开敞利用,将企业的交流互动空间与配套服务商业的融合;交通组织合理,人流与车流清晰流畅,注重园区总体复合交通系统的构建,创造多维户外交通空间。

  根据设计要求,一期地上建筑约6万平方米,其中包括文创综合楼、广电科技中心、人才公寓、商务服务区局部、文创汇若干幢,共约6万㎡,总体体现经济化建设,考虑成熟的节能环保技术,未来预期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花园大道与泰山路交口要凸显创意文化产业园区的标识性、生态性。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