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召开的五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次会议,研究审议并原则同意了《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记者了解到,《实施方案》将印发实施,其中对产业工人的教育培训、发展空间、技能激励、经济权益等提出了诸多利好政策,并明确,到2020年我市产业工人总量将达到100万人,技能人才将达到45万人。
入读职业学校即相当于找到了工作,学习期间享受补助。方案提出,协调发展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推进全市教育系统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企业新型学徒制,按企业支付给职业院校培训费用的60%,给予企业补助,每人每年补助标准最高6000元,最长补助期限2年。同时,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实施技术培训工程,每年计划培养技师500人左右,给予相应培训补助。
技师证书按本科落实待遇,可参加公务员招考。方案提出,拓展产业工人发展空间。倡导技能人才,对技工院校预备技师班、高级工班、中级工班毕业生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在参加企事业单位招聘和公务员招考、确定工资起点标准、工龄计算、考核定级、职位晋升、职称评审、就业创业补贴等方面,分别按照相当于本科、大专、中专落实相关待遇。探索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工资福利待遇,不低于本单位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标准。
技能人才可优先落户。方案提出,畅通产业工人流动渠道。加快推进“蓝卡”建设,以技工蓝卡资源库为核心,打造集技工资源、职业培训、项目申报等为一体的信息平台,对接阳光就业、社会保障、技能鉴定等系统。对我市就业创业的中级职业技术资格以上的技能人才,不受社保、工作年限等条件限制,可优先落户,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父母、未婚子女,可在就业或居住地落户。
颍淮工匠、技术能手可获得奖励。方案提出,建立完善技能创新的激励机制。建立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制度,每年评选“颍淮杰出工匠”20名左右、“颍淮工匠标兵”10名左右,通过竞赛方式产生“阜阳市技术能手”若干名,颁发荣誉证书并分别给予一定标准奖励。在市级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等评选中按照比例向产业工人倾斜。建立高技能人才追加奖励机制,对全国、省级技术能手、技能大奖获得者等给予一定标准配套奖励。开展企业首席技师评选,每年计划评选20名首席技师,给予一定奖励。
技术创新成果可以入股,凭技能就能创造财富。方案提出,健全产业工人劳动经济权益保障机制。制定企业技术工人技能要素和创新成果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推动技术工人享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关政策,鼓励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实行技术创新成果入股、岗位分红和股权期权等激励方式,鼓励凭技能创造财富、增加收入。建立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时,向生产、服务一线的产业工人倾斜。
农民工也能读本科。方案提出,稳步推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稳定就业。支持高等院校做好农民工学历继续教育工作,实施农民工学历提升行动计划。面向具有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文凭或相当知识水平的农民工,提供专科层次或高起本层次的学历继续教育;面向具有专科或以上学历,且有进一步提升学历层次需求的农民工,提供本科层次的学历继续教育。定期举办各类招工招聘洽谈会,为农民工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双向选择就业平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