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下午,为期3天的第七届中国(芜湖)科博会落下帷幕。30000平方米展出面积,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23个国家和地区以及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49家参展单位,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年会暨全国科技馆发展论坛院士报告会、航天员报告会。机器人发展论坛、专家企业对接会等涉会活动相继举办,57个优秀科普产品奖和设计奖项脱颖而出……
权威、专业、前沿、实用等成了描述本届科博会的关键词。这其中,机器人、VR、AR等互联网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谓是本届科博会上当之无愧的主角。正如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长李象益点评中所说,当今互联网背景下涌现出大量新技术的运用,在本届科博会上有了突出体现,特别是VR/AR技术的运用以及机器人等科技科普产品更为耀眼。
这些在科博会上大放异彩的科技科普产品同时体现了:“芜湖智造”正在崛起。
芜湖机器人刷新城市名片
科博会哪里人气最旺?哪里的芜湖人最多?哪里既好看又好玩?相信在亲身体验之后,很多观众都会得到相同的答案:机器人展区。
尽管这是本届科博会上首次设置机器人展区,但是在科博会首日,这个远离开幕式主馆区的南侧展馆就展示出非凡的吸引力。开馆刚刚一小时,这里已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记者在入场时注意到,为了突出机器人展的主题,主办方煞费苦心地在入口处设置了一个高达两米左右的变形金刚“大黄蜂”模型。实际上,比起这尊“大块头”,机器人展区里面才更有看头——会说话的、水下游的、地上跑的、天上飞的、能扫地的、会冲咖啡的、能上生产线拧螺丝的、可以下棋聊天的……这些机器人都在这里集中亮相。
“今年,你的‘双十一’包裹这么快就到手,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机器人加入快递物流业。”在服务机器人展区现场,参展企业芜湖哈特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技术人员指着正在场内运行演示的一台方方正正的机器告诉记者。“这是我们哈特自主研发的工业AGV ROBOT搬运机器人,能够按照既定轨道运行并能自行岔道避障,可以运用于工业制造、物流仓储等行业。目前已经实现量产并投放市场,苏州绿点等企业用户已经购买并使用了这一款机器人用于生产线搬运。”在这台机器的旁边,安装了机械臂的另一个器械看上去更加“不明觉厉”。哈特方面人员介绍说,这是一种运用移动平台和机械臂结合的复合型机器人,既可以抓取物品也能按照轨道移动,非常适合工业生产线。“今天上午已经有几家生产企业对这种复合机器人表示了浓厚兴趣,希望能够通过改装或定制运用到他们的组装生产线上。”
科博会上,这家芜湖本土的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拿出了智能3D机器人抓取系统、智能装车码垛演示系统、工业AGV、复合机器人、教育级3D打印机、商业级3D打印机、磁导航传感器、被动光视觉定位传感器等多款机器视觉、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装备、服务机器人和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等十多个“看家法宝”。不仅收获了无数的观众目光和大量业界关注,还拿下了一批新的用户订单。
和小巧玲珑的AGV ROBOT、家用3D打印机相比,工业机器人展区的展品大了好几个号。比人还要高的转轴机器人展品几乎随处可见。埃夫特智能装备展出的成线喷涂系统、哈特展出的3D抓取机器人都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记者注意到,这些机器人尽管个头不小,但是动作却异常灵巧、精准。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与人工相比,工业机器人应用于实际生产不仅更加精准高效,而且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是制造业发展的新方向。参展的工业机器人目前已运用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汽车零件行业、3C行业、钢构及工程机械行业、食品制药行业、工业4.0、家居行业、玻璃面板行业、机床及注塑行业、铸造行业等多个行业。
记者从组委会了解到,本次机器人展区共邀请聚集了131家国内业界的顶尖机器人研发生产机构,共计650多件展品在现场展示,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企业来自芜湖本土,剩余的企业中一大半即将在近期落户芜湖。展出的展品包括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大门类,按照工业机器人“迈入制造”,服务机器人“走入生活”的主题划分为20个应用场景,让机器人展品在模拟场景中“动起来”,突出体现机器人“好看”且“有用”的特征。
业内人士评价说,即使与南方新松等业界领军企业同台亮相,哈特、埃夫特、瑞思等本土机器人企业也毫不逊色。本土机器人企业组成的芜湖机器人方阵此次惊艳登场,不仅是此次科博会上的一大亮点,而且也成了国内机器人行业津津乐道的现象级事件。
这一点在机器人展区现场达成的交易量上可见一斑。根据主办方13日上午的统计数据,展会第二天服务机器人展区现场成交订单已达800万元。
“芜湖智造”引领科技潮流
可去除日光灯、白炽灯等传统光源中七大光辐射危害的光生物教学护眼灯,戴上眼镜手拿手柄就能瞬间穿越的VR游戏,佩戴在三头肌上就能实时监测摄氧量、乳酸阈值、静息新陈代谢等关键指标的运动臂套,下载APP注册会员就能马上开走的分时租赁新能源汽车,扫描二维码就能即时打印手机相册和文档的自助式云打印平台……这些听上去有些梦幻的科技科普产品都有个共同的名字——“芜湖智造”。
在新馆的二楼展区,加动健康科技的展位并不起眼。展区中稍微显眼的是一部运动单车和一侧墙上的一台电视。不过,展位工作人员却一点也不“低调”。“来,戴上我们的运动臂套骑上单车试一试。”一位观众禁不住劝说骑上了单车。“看这是您骑单车的实时心率、摄氧量,数字都非常精准,我们还能将它上传到云端来给你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并提出健康建议,避免运动损伤。”一番体验后,这位观众意犹未尽,开始试着打听这个臂套“哪里可以买得到。”
“这正是我们参加科博会的主要目的,接触到更广泛的消费者,通过现场的用户体验来进一步宣传改进我们的产品。”这家今年年初才刚刚落户芜湖外包服务产业园的高新科技企业对未来有着清晰而明确的定位。“2016年我们主要做的事情是完成研发和用户体验,2017年1月我们的几个产品就要量产并真正进入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而芜湖将成为加动健康的起跳点。“芜湖是我们三大研发中心之一,主要生产基地也设在这里。”
对很多芜湖人来说,投两块钱在超市或是商场里的自助打印机上打印一张手机里的照片不是新鲜事。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将打印照片变得像在ATM机里取钱一样简单方便的企业同样出身芜湖。在科博会现场,来自深圳、合肥的几位参展商拿到了V印云打印所打印出的手机照片后十分高兴,当场就表示要和企业合作。“我们这些稍微上了点年纪的人还是喜欢看传统照片,我打算在我们那边的小区便利店和老年大学里投几台。没想到芜湖就有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把我们想到却没做到的事情给做了。”
出生于芜湖高新区的天斯努正是V印云打印的创造者。这家土生土长的芜湖企业2013年研发推出了全球第一个自主云打印公共平台——“V印”平台,成功建立了以打印为入口的“互联网+打印”的商业发展模式。在芜湖,V印不仅进入了商场超市,还几乎遍布高校,。在科博会现场,天斯努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已经有100多台终端设备在芜湖投放,日打印照片数量在200张以上。在全国,发端于江城芜湖的V印已顺利进入20多个省市地区近百所高校,平台注册用户超过50万。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上传有效证件后注册登录客户端,然后你就能开走一辆新能源汽车。免费停车、免费充电,租赁的价格只要15元/小时。在科博会上,易开租车向观众们描绘出的现代城市出行既“高大上”又“接地气”。这让现场一些好奇的观众不停向主办方要求,“能不能坐进现场那两台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奇瑞EQ里试驾一把”。
即使是这样一个在国内成功开创新能源汽车出行商业模式的领军企业,与芜湖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总部位于芜湖的奇瑞汽车采购车辆,在当地建设充电桩与租赁点,成功验证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充电和停车三位一体生态模式的可行性……无论从哪一角度来看,芜湖都像是易开租车的大本营。在展位上,易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在芜湖已经建设100多个租赁点,平台注册用户超过5万人,年内车辆将增至1800辆。”有了芜湖的落地实践,这种被验证可行的模式还将相继被推广到周边的宣城、马鞍山、宿州、池州、淮南等省内地市。显然,将芜湖作为起点,易开租车还要走得更远。“我们希望将芜湖作为可复制的模板,3年内在全国开通100多个城市推广新能源汽车出行。”
据悉,作为全国科普产业唯一权威的品牌展会,科博会展示了全国科普产品的最新发展技术,云集了全国最优秀的科技科普产品,引领了科普产业的发展方向。与往届相比,本届科博会的一大特点是大幅增加了科技产品的展示,量子通信、高铁轻轨、新能源、节能环保、航天航空等一大批高科技展品纷纷亮相。本届科博会还首次设立了机器人展区,为机器人参展企业展示最新技术成果、技术交流、招商合作、现场体验提供平台和载体。在上述领域,特别是机器人、新能源等方面本土企业已经形成了难以忽视的“芜湖方阵”,在深受业界肯定的同时也受到了市民的广泛关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