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亲自带队,执法人员打着手电筒、携带取样装置,依次对冬瓜山铜矿等企业进行夜间突查。本月初的一个晚上,铜陵市环保部门又一次开展“零点”执法行动。为改善市民关切的环境质量问题,2011年以来,我市连续将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作为民生工程来实施。在铁腕治理环境污染这一民生之患中,像这样的夜间督查及日常巡查、约谈重点企业、加大处罚等,是常有的事。
污染治理连续六年入列民生工程
我市是一座资源型工矿城市,水泥制造、火力发电、冶炼、化工、钢铁等行业占主导地位,它们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排放着大量的二氧化硫、粉尘等废气污染物,也对我市环境造成污染。
人人都向往干净美丽的生活环境,人人都期待有碧水蓝天为伴。尽管我市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先后关闭了一大批重污染企业,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大,工业粉尘、施工扬尘、石料矿山开采、汽车尾气等又加重了城区污染程度。为控制扬尘污染,进一步改善环境大气质量,在总结2010年南部地区粉尘污染专项整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1年我市将“粉尘污染综合治理”列为48项民生工程之一,明确提出通过加大扬尘污染综合整治,主城区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要比上年下降10%。
对水泥生产、发电企业对粉尘污染进行深度治理,对道路运输车辆超载、泼洒等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对石料矿山进行专项治理,要求建筑施工实施文明作业......由于相关部门始终朝着目标努力,2011我市粉尘污染综合治理取得了成效,城区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浓度较2010年下降了16.84%,超过既定的10%目标。
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2011年首战大捷后,每年我市都将“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列入民生工程来实施。尤其是2014年,我市还将治理工程作为全市一号民生工程来实施。
铁腕治理环境污染这一民生之患
污染治理不是列为民生工程就完事了,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正因此,相关部门一直为此持续努力着。
在南部和东部城区建设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点,实施西联乡、大通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实施扬尘污染整治深化和重点企业治污设施提标升级工程……经过相关部门努力,2012年我市共为数万辆新车核发了环境绿色标志;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中,相关村庄里铺设了污水收集管网,并建起了新建小型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垃圾池及垃圾焚烧炉;多家单位收到了扬尘整治限期整改函,一批石料矿山企业受罚或关停;重点污染企业烟气、烟气脱硫和废水等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完工并投入运行等。
扬尘污染深化治理、继续进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开展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与重点企业深度治理,实施城乡居民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对狼尾湖实施综合整治;4家发电、铜冶炼、水泥生产企业进行脱硝或收尘等治污设施深度改造;在扬尘污染深化整治、重点企业治污设施深度治理的同时,进行县区空气质量5个监测点建设......2013——2015年里,我市不断推进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作。
经过先前的努力,今年我市确定条块结合、重心下移等治理原则,重点对道路运输、石料矿山、港口码头、建筑施工、拆迁施工、垃圾处置、工业企业等7个扬尘(烟尘)重点来源加强污染综合整治。
环境质量改善让居民得实惠
民生是为政之本。在持续实施环境综合治理这一民生工程中,市相关部门完善机制,不断强化措施和督查,日常巡查、夜间督查、约谈重点企业、开出罚单是常有的事。
“以前,天经常是灰蒙蒙的。而近几年来,湛蓝的天空,棉花糖般的白云,这种‘铜陵蓝’频频在我市上空出现。”不少市民都对我市环境质量的变化充满感慨。据悉,随着治理的持续,近几年,我市每年排放的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都有不同幅度的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减少,带来的是环境质量的改善,居民因此从中受益。
市民生办有关人员介绍说,除了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近5年来我市在投入50多亿元实施民生工程时,还连续几年实施了农村危房改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等项目。民生工程项目的实施,让百姓得到了实惠,社会得到了发展,政府得到了民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