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坝坝会、入户座谈、热线电话收集问题和诉求,干部认领,相关部门限期办理,让“问题账本”件件有着落;党员自我剖析,相互评价,群众监督,成立联合裁判组综合评价,确保检视整改取得实效;将专项整改与重点工作相结合,同步发力、协调推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各区(市)县坚持问题导向,创新评价方式,同步推进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在直面问题中以改促学、以改促行,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将收集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结合
“问题账本”件件有着落
“村里村道两旁的树枝太茂盛了,已经严重影响车辆通行,也极容易剐蹭到汽车,希望能及时修整一下。”不久前,在温江区金马镇四友村院落坝坝会上,村民现场当着四友村党支部书记夏先贵的面,说出了村里行道树无人管理的问题。夏先贵和村两委成员现场回应,并做出及时整改的承诺,现场村民无不拍手称好。
“当时只是想到尝试一下新的工作方式,也做好了座谈现场会‘冷场’的心理准备,没想到群众的反响和参与热情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金马镇执法队相关负责人谈道。
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具体部署,今年以来,温江区在各村(社区)及基层单位灵活采用坝坝会、专题座谈会等方式,收集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烦心事,从了解群众合理诉求中反映“守初心、担使命”,从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中反映“找差距、抓落实”。迄今为止,已深入基层单位召开“面对面、心连心”专题座谈会66场次,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125条;根据网络理政诉求梳理形成11类热点问题台账,建立推行“村社区直报—镇街分流—诉求中心派单—部门办理”协同治理机制,镇街先后呼叫问题2375件,均转相关部门限期办理;常态开展“解读政策、解决问题、微党课”固定活动,收集用地需求、政策支持等企业期盼286件。
畅通倾听群众呼声的渠道,双流区构建社区治理下沉到小区、覆盖到园区、延伸到景区的“四区协同”格局,推动职能部门通过召开坝坝会、入户座谈等方式听取群众烦心事,利用“群众工作之家”收集群众诉求;健全“83721000”24小时“一键通”服务电话,实现群众生活服务、咨询、投诉需求“拨三七二十一灵灵灵”,深化“企业咖啡时”行动,设立24小时企业服务热线,累计收集意见1200余条。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实施“幸福和谐双流行动计划”,健全重大疾病社会援助基金,免除高中学生学费,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率和农村公交客运覆盖率100%;解决黄甲街道夜市打造、东升街道天府景秀小区违章搭建等问题103件,办理各类热线咨询投诉3200件,群众满意率达98%;将定点机构申报由每季度定期受理改为即时受理,开展税务发票“零费用”寄递包邮服务,实现纳税人“零跑腿”。
将专项整改与重点工作相结合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春熙商圈一方面需做好‘减法’,淘汰落后的产业和经营模式;另一方面要做好‘加法’,增加品牌引进、加大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优化商圈消费体验的设施、加强商圈企业联合共享。两者相辅相成,才能顺利实现商圈新旧动能转换,实现‘老树发新芽’。”日前,锦江区春熙路街道结合主题教育的开展,邀请市发改委相关处室、锦江区发改局深入商圈企业开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座谈,就企业经营中的“难点”和“堵点”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方式。
将专项整改与重点工作相结合,同步发力、协调推进,在直面问题中以改促学、以改促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龙泉驿区也是如此。
在鲜花的点缀下,宽阔的步道在绿意间蜿蜒,园艺景观、文化体育设施分布其间……这是近日记者在车城大道到青台山邻里中心一路上看到的景象,刚刚建成的星光路绿道二期,让周边居民的幸福感大幅提升。
推动城市规划不断完善、城市形态越来越美、基础设施配套日渐完备、公共服务设施加速提升,龙泉驿区住建局等部门以主题教育为契机、以整改效果为导向,综合施策、精准发力,问题整改初见效果。今年以来,龙泉驿区聚焦“城建攻坚”突出问题,坚持谋赛谋城谋业相统一,完成东西城市轴线约1000亩拆迁交地,220千伏车城变电站建成投用,东安湖片区骨干道路(隧道)全面开工,全力保障大运会项目建设;聚焦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重拳治乱,加强执法检查,加大各类违建和“蓝顶”整治,城乡环境面貌大大改观。
在将专项整改与重点工作相结合上,邛崃市实施效率提升、精准服务、减税降负、改革创新“四大行动”,试点“至简审批”“N+1”微信群模式跑流程,推行“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以管家式服务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以产业功能区“三大转型”加强项目招引促建,成功招引海盈新能源电池等总投资431亿元的重大产业链项目17个;实施“7751(亩)城市更新工程”,文脉坊等6大片区完成98.5%签约搬迁,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将自我剖析与外部监督相结合
确保检视整改取得实效
在党员干部中存在“走秀式调研”“推绕拖”“少做少错”这类思想作风问题怎么办?
聚焦思想作风问题,青白江区通过上级点、互相帮、自己悟、群众提等方式,引导督促党员干部开展自我批评、自我剖析,开展“思想作风大体检”活动,组织召开座谈会180余场次,设立意见箱90余个,发放调查问卷2600余份,开展谈心谈话2600余人次,查摆党员干部存在的“走秀式调研”“推绕拖”等思想作风问题67个,对剖析出的突出问题建立台账,党员干部逐条认账领账、限期整改。同时,整改落实不“掉线”,采取领导带头抓、巡回指导组专门督、群众自由评、问题对象循环改的整改模式,实时整改不担当不作为、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等方面突出问题68个;区领导带队深入124个村(社区)与基层党员干部交流研讨,分析具体问题65个,提出整改措施134条。
崇州市也是如此。崇州聚焦“18个是否”,采取“自主查+相互评”的方式,深入查摆自身存在的差距不足,将查摆出的问题进行台账式清单化管理,主动做到建账挂账销账;坚持开门开放,各单位“集中晾晒”检视整改的问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通过《阳光问责问廉·民生面对面》电视问政栏目等,及时“晒出”整改落实和专项整治情况。通过与基层党员、群众代表等“面对面”交流,针对现场发现及群众反映强烈的8类120个具体问题,由公安、教育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现场认领解决;围绕涉农领域惠民工程、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等5类90件不能现场解决的疑难复杂问题,逐一向相关职能部门反馈,督促制定整改清单,明确整改责任、举措、时限,坚持“主动改+监督改”,确保逐条逐项落到底。
新津县则实施“亮牌工程”,创新“4对1”联合裁判模式。以县级部门、镇乡(街道)、县属国有公司领导班子检视整改情况为重点监督对象,组建由县委主题教育办、巡回指导组、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对象4方构成的联合裁判组,采取县委主题教育办统筹协调、巡回指导组具体指导、离退休干部经验分享、服务管理对象提意见建议的方式,对检视整改进行全方位指导评判,实现检视整改成效由“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对“问题检视不深刻、不全面”“整改推进缓慢、成效不明显”等8种“拖延时间”情况给予“黄牌”警示,对“问题检视走过场”“整改敷衍了事、虚报成效”等5种“假摔骗点”情况给予“红牌”警告。对受到“红牌”“黄牌”警示警告的单位,加强监督指导,由县纪委监委视其整改情况启动问责追责机制,追究相关单位及个人的责任。
记者 李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