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元市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飞速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广元日报2019/07/17

自1985年成立广元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以来,供销合作事业历经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广元供销人传承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扁担·背篓精神”和“为农、诚信、合作、创业”的新时期供销合作理念,系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管理体制逐步理顺,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改革发展成效走在全省前列,创新实施“五五工程”,推动“一体双线三化五支撑”综合改革,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经济发展非昔比

发展数质双升。2018年,全市系统实现销售总额89亿元,是1986年的39倍,年均增长11.7%;实现利润1.2亿元,是1986年的25倍,年均增长10.21%;利润率达2.3%,比1986年提升0.3个百分点。企业实力增强。整合资源推进集团化发展,成立市供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管理市本级社有资产;突出发展主业,将现有资产、业务、股权进行调整,组建农资、农产品、再生资源、电子商务等四大公司(集团);恢复发展、重新组建传统业务、新型商业业态社有企业43家;2018年,全市系统社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1亿元,利润7297.22万元。

服务质效大提升

现代流通服务日渐趋优。农资、农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四大网络”运营水平不断提升,线上依托“广供天下”网上商城、供销e家及京东、淘宝等知名电商平台。 

线下全力打造连锁经营龙头企业,依托物流配送和基层组织终端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初步实现了有龙头企业带动、有配送体系支撑、有密切利益联结的经营服务网络;与商务、邮政等部门合力联动,开展农村连锁经营和整合快递物流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等服务,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比提高到15.7%,农资销售市场占有份额保持稳定。为农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以土地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推广,由单一流通服务拓展到为农综合服务各领域、农民生产生活各方面,2018年土地托管面积达到26.8万亩,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服务深受农民欢迎;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发展到1306家,行政村覆盖率达54%,创新开展了电子商务、资金互助等经营服务。

组织建设大手笔

基层组织双提升。树立基层优先发展理念,基层社建设实现数量效益双提升,累计建成中心社65家,超过了改制前的规模,建成基层社分社166家,经营服务实现了乡镇全覆盖。2018年县以下供销合作社销售收入、利润分别达到23.53亿元、3877万元,占全系统的比重分别为48.47%、34.70%。以创办领办为主要抓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22家,有效推动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顺应农村生产生活需要,发展庄稼医院、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农产品等经营服务网点5000余个,遍布全市各乡村。机关治理再优化。社企分开、上下贯通、整体协调运转的双线运行机制基本建立,教育培训、服务基层、资产监管等联合社机关主导功能有效发挥。

脱贫攻坚显身手

注重发挥组织、经营优势,从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经营服务网点、优化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等方面助力精准脱贫。大力发展“6+7”特色产业,同时因地制宜发展藤椒、肉牛、猕猴桃等特色种养业,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探索出“产前垫资、产中服务、保底回收、按产分成、二次返利”的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抓实扶贫农产品销售体系建设,组织全市120余家企业申请使用“四川扶贫”商标标识。扎实开展精准帮扶工作,市、县区供销合作社按要求派出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明确帮扶责任人,细化落实帮扶措施。市社及青川、利州、昭化、朝天等县区社帮扶的贫困村、贫困户实现了村退出、户脱贫。

下一步,市供销社将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聚力“三个一、三个三”兴广战略,按照“一体双线三化五支撑”的总体架构,深入推进改革发展,实现“五个更强”。

——综合实力更强。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在7%以上增长,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利润率高于全国、全省系统平均水平。传统业务全面转型升级,新兴业务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发展质量全面提升,综合实力保持在全省前列。

——服务能力更强。“3×(4+N)”为农服务体系全面形成,供销合作社在市县、乡、村的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内容更加完善,线上订单线下交易(服务)的新型服务方式普遍推开,成为助推全市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基层基础更强。基层社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小农户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供销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合发展机制基本建立,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在实现基层供销社乡镇全覆盖基础上,不断提服务功能。

——社有企业更强。现代企业制度全面建立,社有企业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其中省级以上3家。支持1—3家企业作为上市公司重点培育。社有企业利润年均增长8%以上,进一步夯实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物质基础。

——内生动力更强。机关、企业激励约束和内控机制更加科学,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担当和激情进一步激发。上级社对成员社的行业指导、工作考核、激励约束更加精准,成员社对上级社的工作评价更加科学,工作考核评价的结果运用更加有力。社企分开、上下贯通、整体协调运转的双线运行体制机制全面建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