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卫生乡镇——叙州区横江镇。(宜宾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供图)
宜宾新闻网2月27日讯(记者 陈忆)2月27日,记者从宜宾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获悉,近日,四川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命名2018年四川省卫生县城、卫生乡镇(街道)、卫生村(社区)、卫生单位和无烟单位的决定》, 宜宾25个乡镇被命名为“四川省卫生乡镇”, 301个村(社区)被命名为“四川省卫生村(社区)”,57个单位被命名为“四川省卫生单位”;53个单位被命名为“四川省无烟单位”。
强化高位统筹 强推卫生创建工作
宜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工作,紧紧围绕中央、省对爱国卫生工作的部署,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积极推进各级卫生创建(巩固)和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全面深入推进爱国卫生工作。
市政府始终坚持将爱国卫生工作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域创国卫工作写进市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向全市人民作出庄严承诺,接受人大代表的监督,并将卫生创建纳入对区县和市级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市财政对成功创建卫生县城、乡镇给予资金补助,鼓励各区县、乡镇、村(社区)积极开展卫生创建活动。
2017年,宜宾市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兴文县、江安县等7个县全部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全覆盖。截至2018年底,宜宾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21个,占全市乡镇总数12.8%、省级卫生乡镇78个,占全市乡镇总数47.56%,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省级卫生乡镇——兴文县僰王山镇。(宜宾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供图)
加快城乡建设 全面抓好巩固提升
今年,兴文县、珙县、筠连、江安、屏山五县将迎来第一轮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工作;明年,宜宾市将迎来第一轮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依托市中心城区“城市双修”工作,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开展“宜宾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推进“厕所革命”。通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污水垃圾治理、村庄环境整治、新改建公共厕所等工作,进一步改进市政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提高城市(县城)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为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复审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下一步,宜宾市将以卫生城市、卫生县城(乡镇)巩固提升为基础,积极开展健康城市(县城)、健康村镇试点建设,推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健康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建设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