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宜宾市外贸进出口“开门红” 智能终端产业贡献突出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宜宾新闻网2018/05/04

智能终端产业已成为我市外贸进出口的重要增长极。 (资料图)

智能终端产业已成为我市外贸进出口的重要增长极。(资料图)

宜宾新闻网5月3日讯(记者 李清凌)5月3日,记者从宜宾市商务局了解到,一季度,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31383万美元,同比增长63.3%,总值列全省第4位。其中,出口总值17823万美元,同比增长75.4%;进口总值13560万美元,同比增长49.8%,总值列全省第3位。

智能终端产业成重要增长极

实现外贸进出口6657万美元

数据显示,一季度,落户临港区的17户智能终端企业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6657万美元(其中外贸出口5614万美元,外贸进口1043万美元),超过了2017年全年数据,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21.2%,较2017年全年占比提高了15.8个百分点,占临港区外贸进出口总值的76.2%,对全市外贸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7%。智能终端企业出口产品主要为无线电话、电话机零件、路由器等,进口产品主要为音响设备、半导体器件、液晶显示板等。智能终端产业为全市外贸实现“开门红”作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我市外贸进出口的重要增长极。

位于临港开发区的智能终端产业园。 (资料图)

位于临港开发区的智能终端产业园。(资料图)

外贸进出口超100万美元的企业有10户。其中,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2户:华平通讯实现外贸进出口1525万美元,陆舟供应链实现外贸进出口1158万美元;外贸进出口超500万美元的企业3户,分别是特码供应链、嘉源供应链、深港智能科技,分别实现外贸进出口 887万、860万、521万美元。智能终端产品出口到香港特别行政区、印度、孟加拉国、法国、希腊等12个国家(地区),其中出口额居前3位的国家(地区)分别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印度、孟加拉国,分别实现出口5025、328、94万美元,分别占智能终端产品出口总额的89.5%、5.8%、1.7%。

IMG_5844

企业车间。(资料图)

携手“一带一路”沿线34个国家和地区

实现双边贸易额11898万美元

一季度,我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双边贸易额稳步增长。我市与“一带一路”沿线34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双边贸易额11898万美元,同比增长63.9%,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7.9 %。其中,我市对东盟双边贸易额达2208万美元,同比增长18.4%,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7%,对南亚双边贸易额达5426万美元,同比增长63.4%,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7.3%。我市对南向开放国家双边贸易额达8694万美元,同比增长41.8%,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27.7%。

3月1日,临港开发区智能终端产业物流专线开始运行。 (资料图)

3月1日,临港开发区智能终端产业物流专线开始运行。(资料图)

此外,一季度我市所有区县均实现了进出口。其中,临港开发区一季度实现外贸进出口8740万美元,同比增长362.9%,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27.8%。一季度,全市各区县共实现外贸进出口13876万美元,同比增长190.2%,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4.2%,占比同比提高了19.3个百分点。

生产线上,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工作。 (资料图)

生产线上,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工作。(资料图)

深化“万企出国门”活动

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

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深化“万企出国门”活动,支持企业拓展多元化的国际市场。科学拟定2018年全市“万企出国门”工作方案,精心组织企业参加第124届广交会、第五届中国南亚博览会、第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欧洲精细化工展、俄罗斯国际食品展等国际国内知名专业展会,重点拓展 “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 

相关部门还将深入各园区和外贸潜力企业调研,挖掘、培育新增长点,加大对县域外贸的扶持力度,指导区县挖掘香料、林竹产品、农副土特产品等特色优势产品出口,努力做大县域外贸规模;加大对外贸政策的宣讲力度,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效应,深入企业、园区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科学安排2018年外经贸扶持资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