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作为四川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达州是全省“四大片区”中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在脱贫攻坚大会战中,达州精准施策,苦下“绣花”功,勇啃“硬骨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奔康路上不落一户一人!
记者手记:“老洼坪,望天井,十年九灾无收成,苞谷馍馍胀死人……”这是曾经流传在万源市茶垭乡老洼坪村的一首老歌谣,唱出了当地老百姓生活的无奈和艰辛。
在脱贫攻坚中,老洼坪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精准脱贫的首要任务,把路、水、电、房、网络作为改善贫困村基础条件的重点,实现集中攻坚突破,破解基础设施瓶颈,让昔日的穷山村改变了模样。
如今的老洼坪村,村连社、社连户,道路四通八达;清洁的自来水流进家家户户;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养殖大户如雨后春笋;卫生室、农家书屋、文体活动中心一应俱全;村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贫瘠的老洼坪欣欣向荣,旧貌换新颜,2017年,顺利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本台记者 童瑶: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道梁。老洼坪的山梁上却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平坦宽阔的水泥路代替了泥泞古道,破旧土屋成了幢幢楼房,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电力、网络实现全覆盖。脱贫攻坚,让大山里贫瘠的山村改变了模样,变成了美丽的村庄。
作为四川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达州是全省“四大片区扶贫攻坚”中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的核心区块,7个县(市、区)中,有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个省定贫困县。全市有828个贫困村、71.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多分布于高寒地区、边远山区、民族地区,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脱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以来,按照中央“六个精准”的要求,达州以“五个率先”统筹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即:在全省率先建立“双组长制”,党政同责,常委担纲,17位市级领导任副组长,配置最强的领导力量。其次是率先健全扶贫移民机构,配强管理力量,县级扶贫移民局局长全部进入本级政府党组班子。扶贫投入上,率先市县联动建立扶贫开发专项基金、产业扶贫信贷基金和农产品深加工风险共担基金,撬动金融资金28亿元投入脱贫攻坚。在政策措施上,率先提出“教育资助解困一批”到户措施,注重依托教育来“拔穷根”,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扶贫机制上创新推行“5+2”帮扶,在落实省上“五个一”帮扶基础上,创新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和“一村一农信员”, 补齐了贫困村法律服务和金融扶贫短板。(关键字做字幕加动漫)
目前,脱贫攻坚已让达州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71.6万人减至2017底的19.98万人。2017年,实现311个贫困村退出、15.07万贫困人口脱贫,通川区脱贫推出通过省级验收评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