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达州以现代服务业发展提档升级为主线,坚持“产业提升、内外联动、项目建设、市场开拓”工作重点,抢抓机遇,落实举措,开拓奋进,商务经济发展取得新成绩、实现新跨越。
达州按照生产服务业重在集聚发展、生活服务业重在提升水平、基础服务业重在完善功能、公共服务业重在扩大覆盖,着力产业结构优化,助推服务业发展不断升级。
2014年,达州被确定为全省服务业发展示范城市,3家企业被确定为全省服务业100强企业,7个项目纳入全省服务业重点项目。服务业总量由2010年的214.62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530.87亿元,实现了翻番。
着力消费结构优化,助推城乡市场不断繁荣。达州举办各类大型展会,打造区域性特色会展品牌,不仅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更有效激活了消费。
本台记者 陈明:全面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增长。我市商务部门指导和支持各个镇街以及大型商贸企业举办各类刺激消费的节庆促销活动,进一步整合利用消费、餐饮、购物和文化旅游资源,营造欢乐消费氛围,扩大居民消费。这是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市某商场火爆的促销场面,促消增效的氛围浓厚,最大限度地把消费留在了达州。
市民 李尚蜀:我们现在的经济条件也好了,也有消费的实力了,市场也很丰富,也满足我们的需求,达州现在也发展的比较快,很有活力,潜力也比较大。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0年的311.86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761.72亿元,实现了翻番。
今年以来,我市着力新兴消费需求,一手供给侧短板补齐,一手抓新兴消费引导,全市社会消费持续保持活跃。
本台记者 陈明:消费市场活跃繁荣刺激商业体系逐步完善。按照城市商业综合体、商业集聚区和特色街区建设为突破口,推进传统商业中心和核心商圈改造,初步建成“以主城区为中心,县(区、市)城区为节点,特色街区为补充,社区(村社)为延伸,功能较为全面、分工较为清晰”的城市商业体系。罗浮广场等一批现代商业设施形成了城市新亮点。
罗浮广场企划部负责人 徐松:第一点是我们的品牌的业态组合,包含主题餐饮、特色小吃以及精品购物还有我们的儿童教育、儿童玩乐和居家生活。第二个方面购物环境的打造,我们整个全场有两百多个商家,门店规划是整齐排列有序,同时我们也是空调开放,Wifi的全程覆盖。第三个主要从硬件配套设施方面,我们拥有达州首座甲级写字楼,还有纯商业购物中心,达州首个最智能化的停车场。
一批现代商业设施的建成,提升了达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改善了商业经济格局,进一步增强了城市功能,市民也在这些综合体中体验到全新的生活乐趣。
市民 付腾静:我觉得罗浮广场在达州市来说,作为一个商业综合、休闲娱乐综合的一个综合体,感觉跟大城市步伐是越来越近,一步步的正在向大城市的方向发展,感觉作为达州市民很荣幸。
全市现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71个,特色商业街21条,四星级或相当于四星级以上宾馆10个,省级商业示范社区3个。培育年销售额上亿元流通企业13户。建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3174个。
着力经营模式优化,助推电子商务不断发展。我市突出抓好电商平台建设,一批重点企业已初具规模。一批知名企业加速触网上线,几大电商集聚区建成运营,全市电子商务生态集群正逐步形成。
达州亿城购公司成立于2014年,公司主营电子商务平台,主要以达州特产及农产品推广为主,年销售额突破千万。
达州亿城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谢富智:我们与苏宁易购合作建立苏宁易购达州特产馆,现自建农村公社品牌与达州10多个乡镇合作。其中今年巴山脆李10多天时间销售了20多万斤,我们e城购分销平台从2014年上线以来,目前入驻品牌商家50多家,为淘宝、天猫、微商等卖家提供达州本地优质货源。
五年来,我市共争取到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1.07亿元,为全市电商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电子商务销售额由2013年28亿元增长到2016年71.5亿元,增长了2.5倍。
我市着力外经贸主体优化,助推外向型经济不断壮大。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外派劳务达13个国家和地区。一大批境外知名企业落户达州。截止2016年底,全市累计到位外资完成6.2亿美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