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生态成都·我来讲环保”中小学环保微视频大赛颁奖仪式
为进一步深化成都市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提高青少年生态环境素养,普及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成都市第四批环境友好型学校创建工作要求,5月30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教育局组织召开2019年成都市学校环境教育工作培训会。
会上,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对2019年全市学校生态环境教育工作要点进行了安排部署,在现场宣读了2018“生态成都·我来讲环保”中小学环保微视频大赛获奖名单,并为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颁奖。
据悉,微视频大赛活动开展以来,全市22个区(市)县生态环境局、教育局大力推进,各学校积极参与,收集微视频作品多,质量高,获奖作品多,共收到学校学生制作的262部微视频作品,充分展现了青少年参与环保、关爱家园的精神风貌,激发青少年艺术创作才能。同时通过微视频的发布,影响和教育了广大市民,在全市营造出人人参与环保,人人关爱家园的浓郁氛围。
此外,现场还开展了《学校环境教育》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专题讲座、《生态教育 幸福人生》经验交流以及生态环境专题课《天府新区 建设中的公园城市》录像片观摩等活动,为参训人员上了一堂堂生动有趣的生态环境教育课程,现场气氛热烈。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冉熊指出,共建公园城,最美成都行需要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再出发。一是要坚定一个目标,就是要坚定发出生态环境教育的成都声音,打造生态环境教育的成都品牌的目标。二是要突出两个重点,突出“融合”,生态环境部门和教育部门对待生态环境教育要携手抓、联动抓,利用教育搭台,生态环境保护更责无旁贷;突出“融入”,将生态环境教育融入办学理念、融入课程、融入课堂、融入主题教育活动,强调“课程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去,融入青少年参与绿色社会建设中去。三是要强化三项机制,强化创建引领机制,持续推动环境友好型学校创建;强化协调联动机制,常调度、常观摩、常抓常新、出新出彩;强化活动带动机制,持续推动“百万师生学环保”主题活动。
据了解,近年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不断更新生态环保教育理念,加大生态环境教育力度,强化与市教育局等部门合作,坚持与区(市)县上下联动,以丰富多彩的生态环境教育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师生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切实提高了广大师生的环境意识和生态理念,起到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教育成效。
2019年学校生态环境教育工作更要以“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积极探索新时期学校生态环境教育工作新思路,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环境教育主题活动,加强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观和价值观,提高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同时在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同时深化素质教育,积极培育小小环保志愿者,引导广大学生共同参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