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阳古镇千年,风景旧曾谙。但就在与古镇仅一河之隔的曾家坝,更新、更有力量的律动,为这里带来了更为炫目的风光:宽阔的恩阳外环线、恩阳大道,一栋栋高楼大厦剑指天空,作为巴中“一城两翼”的“西翼”,恩阳正张开它的“羽翼”,展示它独特的魅力。
青山不改,恩阳河碧波悠悠。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新的觉醒和新的奋起交织在这片土地:以“四新恩阳”为抓手,加快绿色崛起,打造“五彩巴中”恩阳增长极,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恩阳又将演绎新的传奇。
谋定转身
“四新恩阳”再续力
经过三年发展,2016年恩阳区的地区生产总值48.86亿元。这个数字并不亮眼,却依旧释放出了这样一个信号:作为巴中最年轻的一个县区,恩阳,前途大有可为。
“我们立足恩阳实情,继续围绕‘全国扶贫攻坚新示范、川东北综合交通新枢纽、西部商贸旅游新亮点、生态历史文化名城新名片’‘四新恩阳’发展目标不断发力。”恩阳区委书记梁津华表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恩阳底子薄、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起步晚,产业带动能力不足的事实依然摆在眼前,从2013年恩阳区第一次党代会“四新恩阳”发展目标确定,到2016年第二次党代会“四新恩阳”目标的纵深推进,正如恩阳60万人所坚信的那样,不“咬定青山”,何来金山银山?
恩阳区第二次党代会再给“四新恩阳”这张发展的蓝图做了这样的描绘:五年内,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达到80亿元、力争100亿元;4.3万人脱贫销号;食品饮料、生物制药、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为重点的“工业强区”进一步推进;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达到15平方公里以上,常住人口达到15万人以上……
深度对接
突显“西翼”力量
“按照市委总体部署,恩阳被定位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我们将突出‘三个对接’,即对接‘一城两翼’空间布局、对接‘区域整体贫困向同步全面小康跨越’部署、对接‘区域交通节点向区域综合交通枢纽跨越’规划,实现自身的功能担当。”恩阳区区长王清平表示。
恩阳是2016年第七届四川自驾游交易博览会和第四届巴人文化艺术节的主会场。两场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对新区近两年城市发展变化的肯定,增强了恩阳老百姓建设“四新恩阳”的认同感、自豪感。
巴中市第四次党代会上,恩阳被赋予“全面承接巴中主城区纾解功能”担当。建成宜居宜业的魅力新区,既是百姓的希冀,也是历史的使命。“下一步,我们将强化‘主城区’意识,坚持把恩阳区放到市中心城区的大格局中来谋划,加快城乡一体建设,深入开展“7+1”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统筹抓好恩阳城区、重点镇和中心村、聚居点建设,全区城镇化率达40%以上。”梁津华表示。
绿色崛起
挺起产业发展脊梁
一到夏天,恩阳区柳林镇罐子沟村山上葡萄硕果累累,山下荷塘连接成片。这个昔日的“烂罐子”沟,成为了如今农旅结合的“聚宝盆”、休闲娱乐的“桃花源”。
巴山大地不缺乏美丽乡村,然而如何将美景转化为收益,需要一番巧思苦干。过去三年,恩阳区按照“尊重自然山水、挖掘古镇特色、预留发展空间、打造城市核心”的思路,立足“全域恩阳”,规划“全域旅游”,围绕国家旅游发展总体战略部署和省、市旅游发展规划,2016年恩阳古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成功,全区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1个、省级“特色业态经营点位”8个。
挺起产业发展脊梁,绝不辜负这一方好山好水。“未来五年,恩阳主攻优质粮油、品质果蔬、特色养殖,完善农业产业化格局,打响‘恩阳芦笋’等品牌;工业食品饮料、生物制药,力争柳林食品工业园成功创建省级工业园区,明阳小微企业创业园成功创建省级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继续大力抓好商贸物流和文化旅游,重点加快古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申报争创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王清平介绍。
恩阳信心满满,未来五年,将是该区全面发展的五年。
到2020年全区农林业总产值达到120亿元,农副产品加工产值达到30亿元;建成工业园区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50家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以上;限上商贸流通企业达到100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亿元以上;培育乡村旅游特色乡镇4个、乡村旅游示范村65个、特色精品村寨11个……“十三五”期间,一个崭新强大增长极,正在巴中西南步步崛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