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获评中国最佳表现城市 成都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21世纪2017/09/20

  9月16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第22届全体大会在成都落下帷幕,作为继北京之后,第二个举办UNWTO全体大会的中国城市,成都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现任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塔勒布·瑞法依表示:“成都旅游业发展的成绩令人瞩目,而来到成都的1300名UNWTO与会者将是成都走出去的代言人。”

  而在本次大会上新当选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祖拉布就是其中一位。他表示,“成都人民的热情好客,让我仿佛回到了故乡。”希望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UNWTO能尽快在成都再次举办大型活动。未来,自己将不遗余力地宣传推广中国,宣传推广成都,成为宣传成都的“成都大使”。

  而在9月11日刚刚被美国著名独立智库“米尔肯研究所”评为“中国最佳表现城市”的成都,正在积极努力,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

  将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

  作为世界上唯一全面涉及国际间旅游事务的全球性政府间机构,UNWTO在全球拥有重要影响力。

  成都通过申办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的举办地,这也是该盛会继2003年在北京举办之后,第二次落户中国。

  在成都举办之前,UNWTO全体大会在世界多个城市举办,这些城市的共同特点是:在旅游业上有举世瞩目的成就,或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为什么成都是中国第二座被“选上”的城市?塔勒布·瑞法依说出了其中的缘由:成都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全国最有活力、最有激情的一个城市。

  进一步讲,他认为世界旅游组织和成都有着非常深厚的关系——成都被世界旅游组织授予“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称号,世界旅游组织在成都也建立了可持续性旅游发展的观测中心,这些都是成都被选为本次大会举办城市的原因。

  事实上,作为中国西部拥有世界遗产项目数量最多的城市,成都旅游业所取得的成绩,也是被UNWTO选中的原因:成都年接待游客人数已超过2亿人次,年旅游收入突破2000亿元。

  根据成都市官方统计,到“十三五”末期,成都的旅游总人数或可突破2.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将超过5200亿元。

  9月11日,作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第22届全体大会的内容之一,成都举行了旅游投资项目推介会。当前,成都正积极抢抓国家“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等多重历史机遇,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开展旅游营销推广,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成都旅游产业必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投资机遇,成都将努力提供一流的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

  而以UNWTO第22届全体大会为契机,成都从哪些方面去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成都市旅游局称,成都计划用10年时间基本建成世界旅游目的地。在未来将布局世界级遗产观光、世界级时尚购物、世界级蓉城休闲、世界级美食体验等7大世界级旅游产品。

  成都尤其重视“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与城市品牌的塑造。

  到2020年,成都将构建现代文创产业体系,文创产业增加值超过18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0%。到2022年,建成一批具有国家功能性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创品牌、文化地标和产业园区。文创产业增加值超过26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2.0%。

  以交通推动旅游业发展

  交通的改善,无疑对旅游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2017年1月,交通运输部在推进推进交通运输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会议上指出: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发展密切相关,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条件,推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对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旅游交通服务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司长彭德成也表示,交通运输是旅游业发展最为关键的支撑条件,“可以说,没有交通就没有旅游业的发展,交通发展得越好,旅游就发展得越快”。

  而成都市旅游业的成绩,同时也是在成都交通运输业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取得的。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已经开工建设的背景下,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稳居“航空第四城”的位置——年旅客吞吐量达4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60万吨,在2016年全球最繁忙机场中列第27位。而随着2020年天府国际机场首期工程投运,届时成都将拥有1.5亿人次的旅客吞吐能力,同时亦将更加巩固成都作为西部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

  陆路方面,成都亦是“全面开花”,将蜀道难变为万里通途,未来5年,成都将形成衔接“一带一路”和长三角、珠三角的10大高速铁路通道,新增对接第一欧亚大陆桥运输大通道、对接泛亚公路以及孟中印缅等8条出川高速公路。

  在物流方面,成都将依托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打造成都国际铁路港,蓉欧快铁在目前开行500列/年的基础上,实现“天天有班列”,除加强蓉欧快铁中线,即欧洲端的运力外,还将在北线、南线均实现常态化运营,逐步形成中线、北线、南线并行的格局,为成都、四川以及西部地区各省市提供货物进出亚欧大陆新通道。

  交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成都的旅游业,也促成了成都国际化“朋友圈”的扩大——近年来,随着成都国际直达航线的增长,成都对外交往不断扩大,与德国波恩市、以色列海法市、泰国清迈府、印度班加罗尔等34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德国、法国、美国等16个国家在成都设立了领事馆,仅次于上海、广州,居中西部首位。

  而成都“朋友圈”的扩大,又反过来不断促进成都旅游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终形成了良性循环。

  成都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在上述会议上表示,“通过这次大会,将进一步增强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促进成都旅游转型升级,向特色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同时,用好成都国际航线多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旅游的吸引力。”

  当选“中国最佳表现城市”

  “这些年来,成都旅游业和其他行业一样,发展很快,很有特色。如这次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全体大会,一下就把成都的新发展在世界面前和盘端出,非常高效地推介了成都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谈及成都旅游业时如是说。

  事实上,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其表现出的巨大吸引力,不仅表现在发达的旅游业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成都在经济文化领域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9月11日,美国著名独立智库“米尔肯研究所”发布的《2017年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报告显示,成都超越北上广深,成为“中国最佳表现城市”。

  米尔肯研究所董事总经理、研究员、中国报告联合撰写人黄华跃表示,成都在多元化和高附加值产业的积极发展,对创新和创业精神的鼓励,人才储备丰富,和较低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领衔全国一线城市。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5年开始,米尔肯研究所开始关注中国城市发展水平,其推出的“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指标”,覆盖了中国260个主要城市,通过比较城市间的经济动态,最终评选出“最佳表现城市”。

  米尔肯研究所表示,成都能够排名第一,主要受益于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工作和弥补东西方的发展差距的努力,使得在地区人均工资、地区生产总值和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均有出色的增长。

  成都作为一座最具幸福感城市,位列新一线城市榜首,随着天府绿道的打造以及一系列产业新政的实施,“成功之都,人生福地”将更深入人心。

  而这座2017年的“中国最佳表现城市”,究竟在未来将有怎么样的发展前景?

  “成都无论从自然还是人文方面都充满着个性,这不是每个城市都能具备的。”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说,“成都将是一座不仅能够在原来的品牌基础上诞生未来的品牌的城市,还将可能打造出伟大的世界城市。”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