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窄巷子“寻香之旅”汉服文化节古风游园活动(摄影:彭超)
初夏逢端午,闻香识宽窄。6月9日,时值端午假期,一场以“寻香之旅”为主题的汉服文化节在成都宽窄巷子上演,50位身着汉服的NPC(非玩家角色)将汉服魅力与传统习俗相结合,带领游客开启一段“最成都”+“最国风”的特色文化之旅。
据悉,本次汉服文化节在宽窄巷子东广场和宽、窄、井巷子等区域设立诗香之旅、墨香之旅、佩香之旅、茶香之旅、酒香之旅、食香之旅、书香之旅等众多点位,游客可在这些点位NPC的指引下参加一系列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并赢取印章兑换奖品。同时,活动当天,汉服NPC在宽、窄、井巷子不定时进行古风游园快闪展示;当天每个整点,在东广场“曲香之旅”“舞香之旅”两大点位,汉服“古曲”、“古舞”、“古乐”表演轮番登场。
曲香之旅古乐表演(摄影:彭超)
据本次活动联合策划方、成都花涧音社团社长淩澈介绍,此次活动是今年四月的“宽窄巷子花涧音汉服文化节”的延续,也是“闻香识宽窄”六月宽窄体验季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旨在结合宽窄巷子古朴的建筑风格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充分展示汉服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诗香之旅设置了关于成都的诗词答题卡,由游客抽取作答;墨香之旅则由游客自行选择临摹贴书写毛笔字。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祁和晖已经是第二次来参加汉服节了,这次她自己也穿上了汉服,用实际行动表示对该活动的支持。“明年我就是80后(上80岁)了,穿上汉服可能也不好看了,但是我想要来支持这些少男少女。”祁和晖说,她很佩服这些年轻人的志气,同时她也观察到,上一次活动感觉大家穿的服装还不太规范,但这一次就有了明显的进步。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祁和晖现场分享汉服文化(摄影:彭超)
“看到今天这样的活动,我感到很高兴,也很欣慰。”同样前来参加活动的四川省文史馆馆员、道医大师王庆余说,文化是民族的脊梁和灵魂,我们要想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首先要实现文艺复兴,这样才有生机和活力;今天的活动很有意义,说明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从云南大理来成都旅游的陆开荣,专程带着6岁的侄儿体验了诗香之旅、墨香之旅等活动。“本来只是来逛逛,没想到还有这么丰富的活动。”陆开荣说,自己是一个说唱音乐人,平时也喜欢在作品中融入唢呐、编钟、佛经等传统文化元素。他认为,传统文化的推广需要有新颖的形式,像宽窄巷子这种汉服节活动就很好,很容易被年轻人接受。
佩香之旅环节的投壶游戏(摄影:彭超)
“真的太好玩了!”来自广州的李晓泳和同伴刚刚初中毕业,她们几乎参加了现场所有的互动活动。李晓泳说,她和同伴都很喜欢茶香之旅活动,因为不仅可以答题,还可以品茶,了解茶文化知识。另外,佩香之旅的投壶游戏也很有趣。她表示,在广州也看见过一些穿汉服的爱好者,但这种大规模的汉服文化节还是第一次体验,以后有机会自己也想体验一下汉服。
据宽窄巷子相关负责人介绍,宋代成都知府赵抃在《成都古今集记》一书中明确记载了“成都十二月市”,其中六月便是香市。与古代成都的“香市”相呼应,6月7日起,宽窄巷子以“闻香识宽窄”为主题拉开六月宽窄体验季活动,联合巷内商家围绕品香、制香、闻香等主题活动展开,以此感受香气中的成都生活美学。本次六月宽窄体验季活动将持续到6月30日。(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