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月12日)上午,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暨推进全域旅游动员会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裘东耀为宁波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授牌;副市长李关定就宁波市全域旅游工作进行了部署。
高规格召开旅游发展大会,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旅游发展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标志着宁波市旅游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要有大格局、大提升、大突破;将全力开启全域旅游发展新征程,为“美丽中国”“诗画浙江”和“名城名都”建设增光添彩。
今后一个时期,宁波市全域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形成体制机制创新、规划布局科学、产品供给丰富、公共服务完善、智慧系统先进、市场秩序良好、综合环境优美的全域旅游体系,基本建成“国际性休闲旅游目的地”和高质量全域旅游“宁波样板”。到“十三五”末,力争实现“六个同步”:同步保持主要指标中高速增长,力争全市接待游客总量和旅游总收入占全省的20%;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5%。同步建成国家省市三级示范平台,力争建成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小镇、休闲旅游示范村和民宿集聚区。同步形成全域全业深度融合格局,力争打造一批产业融合示范基地,实现“旅游+”和“+旅游”全面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各领域。同步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力争高等级景区、旅游度假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实现“千村景区化”目标,打造一批“旅游强企”。同步凸显旅游国际合作带动作用,成功打响“海丝之路活化石”国际品牌,明显提升“东方文明之都”国际影响力。同步实现旅游服务体系全域覆盖,新建一批美丽经济交通走廊、旅游服务中心和标识系统,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打造全域旅游“四个美”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体现了新时代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宁波市将深入贯彻这一战略,切实担当起创造美好生活的使命,推进全域旅游加快发展。
当前,宁波市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现代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以发展全域旅游为载体,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人们对多样化、个性化、分层化旅游消费的需求。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与模式,对于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等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宁波市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旅游向乡村延伸拓展,更好地促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此外,发展全域旅游还是一项美丽工程,将把生态和旅游结合起来,把资源和产品对接起来,把保护和发展统一起来,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宁波全域旅游将谋划产业发展“美的格局”、打造产品业态“美的形态”、塑造旅游品牌“美的形象”、提升服务品质“美的口碑”,努力推动宁波旅游美丽崛起、美丽蝶变。
全力构筑产业布局“格局美”。强化规划引领,积极融入全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充分挖掘宁波全域范围内的美丽要素、美丽故事、美丽资源。强化区域联动,既要注重区域平衡,也要发挥优势特色;发挥各自所长,互补互促,共筑山海城和谐发展大格局。强化产业融合,坚持“旅游+”和“+旅游”理念,融出适应全域旅游特征的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融出产业发展的新蓝海、新价值。
全力打造产品业态“形态美”。抓好重大项目投资,重点推进雪窦名山、杭州湾“美丽中国”文化小镇、梅山湾旅游度假区、阳明文化小镇等十亿级、百亿级旅游项目建设,确保早日发挥效益。突出优势产品打造,加快打造中高端休闲度假产品和龙头景区,构筑产业链长、覆盖面广、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体系。丰富特色旅游业态,坚持特色导向,立足地域实际,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独具魅力的主导产品、经典线路和精品景区,形成更加鲜明和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旅游业态。
全力塑造旅游品牌“形象美”。立足提高宁波旅游形象的精准度、现代感和亲和力,促使旅游成为展示城市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的主窗口、主阵地。谋划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宁波旅游品牌形象,主动融入“诗画浙江”品牌建设,更好彰显宁波形象;进一步巩固国内市场,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客源招揽力度,进而带动国际市场的兴起;主动适应消费市场,创新旅游产品供给和服务方式,引领旅游业消费转型升级。
全力提升服务品质“口碑美”。加大“厕所革命”力度,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完善旅游基础配套,构建便捷的全域旅游交通网、绿道慢行交通系统、咨询服务网络等;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形成全域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倡导文明旅游、开展志愿服务公益行动,打造旅游志愿服务品牌。
推进全域旅游“十大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是宁波市深入实施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推进全域旅游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昨天的会议强调,宁波市将以创新驱动、深化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加快实现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从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变,逐步形成全景化打造、全时空体验、全要素保障、全程化服务、全方位管理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推动旅游业改革向纵深发展,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宁波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惠及民生的幸福产业,为宁波市推进“名城名都”建设,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空间布局全域化。重点打造都市、海洋、山水生态三大板块,系统挖掘八大文化基因(红色、藏书、港口、海洋、佛教、名人、甬商、青瓷),串珠成链,攥指成拳,集聚形成“五名五大”(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名居,大港、大佛、大儒、大海、大山)目的地体系。
推进项目投资品质化。强化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全域旅游建设。重点引进一批实力型投资商,重点投资一批高品质旅游项目。深入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完成旅游投资突破1000亿元。
推进产品体系多元化。重点提升四大主导产品(都市、乡村、海洋、山水生态),加快培育十大新兴产品(文化、工业、红色、研学、购物、运动休闲、养生养老、商务会展、房车自驾车、邮轮游艇)。强化核心景区(溪口、天一阁、象山影视城、方特东方神画)带动作用,实施“千村景区化”工程,引导民宿产业有序、集聚发展。
推进融合基地特色化。重点推进旅游业与八大类产业的融合发展(农业、工业、文化产业、科教产业、商贸服务业、交通运输业、体育产业、大健康产业),高水平建设一批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基地,加快培育形成一批休闲旅游新业态。
推进公共服务人性化。加快建设满足大众旅游时代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与国际接轨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合理布局全域旅游交通集散体系,完善中英文旅游交通标识系统。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厕所革命”从景区拓展到城乡全域。
推进数据系统智慧化。推进“互联网+”“智能+”在旅游业中的广泛应用,大力推动旅游科技创新,打造旅游发展科技引擎。推进旅游信息服务实现网络化、移动化,实现旅游、交通、气象、环境、公安等公共数据资源充分共享,建立全域旅游大数据决策分析中心。扶持乡村旅游点、民宿等信息化建设,加快发展旅游电子商务。
推进营销推广市场化。创新营销载体,支持本地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发挥市场主体的主力军作用。优化激励政策,建立适应全域旅游的目的地营销推广体系。深耕长三角市场,突破国内中远程限制,有效拓展境外市场,优化客源结构。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旅游国际合作行动计划,提高旅游产品国际化水平。
推进服务样板标准化。培育形成一批兼具国际水平和鲜明地域特色的旅游品牌。引导旅游企业对标评级、提质增效。完善全域旅游服务标准体系,提升全域旅游服务水平。贯彻《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倡导和践行文明旅游,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推进综合监管机制规范化。构建跨部门、跨行业综合监管协调机制。鼓励建立“1+3+N”旅游综合治理体系(综合执法+旅游警察+旅游市场监管+旅游巡回法庭+其他)。建立旅游投诉统一受理机制,提高旅游投诉结案率、满意率。强化安全监管,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源头事故防范。
推进共生共享环境生态化。强化对滨海湿地、田园风光的保护,强化对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的保护。推进全域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旅游能效提升计划,培育提升一批美丽田园、美丽镇村、美丽海岛,建设和谐共生的美丽宁波。推进旅游富民工程,加大旅游惠民便民力度。
打好综合监管“三张牌”助力全域旅游健康发展
根据省市党委政府提出的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总体要求,宁波市旅游局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为奋斗目标,不断强化市场监管和服务,大力推进文明旅游,促进旅游行业转型升级,全面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旅游市场环境。
打好全域旅游“整治牌”
近年来,全市旅游行业围绕旅游市场秩序打出组合拳。建立全市旅游监管综合协调机制,制定《宁波市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各部门责任清单》和《宁波市旅游纠纷综合协调机制》,明确市场监管、公安、交通、商务委、物价等各部门职责,建立应急处理、案件督办、联合执法等六项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强旅游市场规范整治力度。重点针对“不合理低价游”、虚假广告宣传、不与旅游者签订旅游合同、诱导购物、擅自变更旅游行程安排、未及时投保旅行社责任险、无证无照经营旅游业务等进行重点整治。今年连续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春季行动”、“暑期整顿”和“秋冬会战”,严厉打击旅游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整治行动全覆盖、无盲区、动真格、有实效。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暗访10批次,检查企业647家次,检查旅游合同2000余份,行政约谈32家,处罚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13起。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推广使用国家版旅游合同示范文本,将宁波市旅游企业、导游领队人员、游客不文明的信用信息全部纳入全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每年度根据旅游企业经营业绩、诚信经营、服务品质情况评选十佳及优秀旅游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旅游局“诚信经营旅行社”评选活动,组织开展宁波市金牌导游和特聘导游评选活动,树立起一批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积极向上、品德优良、爱岗敬业的导游典型。
打好全域旅游“品质牌”
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人们对旅游服务品质的要求水涨船高。
近年来,市旅游局不断加强行业标准化建设,持续完善全域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扎实推进全市旅游企业品质等级评定、复核复评、行业评佳评优等工作,先后制定了《旅行社管理与服务规范》和《宁波市特色客栈等级划分规范》等地方标准,修订完善《花级酒店的划分与评定》地方标准,使宁波市成为国内住宿业管理标准体系最为完整的城市。
此外,全市旅游行业管理部门还加大旅游“工匠”培育扶持力度,举办全市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和导游风采大赛,强化金牌导游大师工作室建设,开展“万名旅游英才”培养计划,申报全国金牌导游,努力锻造符合全域旅游发展的服务“铁军”。
打好全域旅游“转型牌”
近年来,全市旅游行业管理部门积极探索行业转型发展之路,引导旅游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整合为手段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品质、打造一流品牌。
近年来,市旅游局先后开展了《宁波市目的地饭店体系调研报告》、《宁波国际品牌酒店发展与管理对策研究》、《旅行社转型升级发展研究》等课题研究,指导旅游企业有效对接全域旅游发展新思路,在产品创新、服务提升、营销模式、客源开拓等方面开展有益探索。进一步优化旅游饭店结构,丰富饭店业态,鼓励旅行社兼并重组和多元化发展。积极推进旅游电子合同应用,推进导游领队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导游领队文明旅游“一岗双责”。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