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衢州: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保稳促调压力渐增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衢州日报2017/11/03

10月底,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今年以来,衢州市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企业生产和经营情况良好,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但稳增长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产业培育和改造提升工作任重道远。

区块发展,各有亮点

1-9月,全市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351.95亿元,同比增长16.2%;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98.9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较上个月提升了0.4个百分比。

除了国家公园开化县规上工业总产值为负增长外,衢州市各县(市、区)均实现增长,其中市本级高达33.14%(其中集聚区为37.8%),常山、衢江均超过两位数增长。

市本级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超过30亿元,以32.47亿元占全市利润总额的45.8%,高居各区块之首,同比增速高达220%。

龙头昂起,骨干崛起

市本级中心集聚效应的加速发挥,得益于龙头骨干企业的进一步崛起,有力拉动了区域的快速发展。

从规模看,衢州市龙头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更加凸显。1-9月,全市大型企业产值453.68亿元,同比增长35.4%,其中增速比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分别高出25.8个、26.9个和43.1个百分点。巨化、元立、华友、开山、夏王等龙头企业作为全市工业“稳定器”和“助推器”的作用更加凸显。

高新技术产业是龙头昂起、骨干企业壮大的利器。截至9月底,市本级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57.66亿元(其中集聚区27.3亿元),占据全市48%的比重;江山市21.18亿元、衢江区13.4亿元紧随其后。

项目支撑,态势良好

发展后劲看投资,今年以来,衢州市大项目(指计划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推进顺利。今年1-9月,全市统计在库大项目共有262个,比去年同期增加74个;完成投资160.6亿元,同比增长17.5%,快于全市工业投资增速(0.2%)17.3个百分点。大项目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59.4%,比去年同期高出8.4个百分点。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工业投资270.32亿元,同比小幅增长,其中:江山市以65.49亿元位居各区块之首,龙游县和市本级紧随其后。从投资增速来看,柯城区、集聚区和衢江区位居前三位,其中:柯城区高达三成以上,达到30.1%,衢江区和集聚区以10.4%和10.2%位居前三。

培育新动能,冲刺全年红

今年以来,衢州市工业的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主要产品价格在高位持续稳定,但大宗商品价格能否继续上涨仍然存疑。另一方面,晓星、锦禾、均瑶等大项目对本年度规上工业产值的贡献有限,且去年四季度规上产值基数较高。预计衢州市工业全年主要指标将呈现“高开稳走”态势。

“四季度全力冲刺‘全年红’,必须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创新动能,着力解决发展短板”,市经信委负责人介绍,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即着力加强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推进平台生态建设、着力抓好智能制造应用、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和去产能以及着力做好企业精准服务。

不断创新,避免同质化竞争;不断投入,坚持实体经济发展。位于柯城区的龙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搬入新厂区,去年春天正式在新三板挂牌,公司近两年来勤练内功、强化管理,实现了从几千万元产值到亿元企业的快速发展,今年有望突破2.5亿元。

日前,笔者来到位于开化县华埠镇的衢州鑫松树脂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各种设备正在嗡嗡运转,工人们忙碌地操作着,生产繁忙。该公司创建于1991年,专业生产松香改性树脂系列产品,是华东地区年产能力最大的万吨级松香树脂生产企业。产品广泛运用于胶粘剂、油墨、涂料、食品、医药等领域。

2016年,公司在当地信用社贷款495万元支持下,生产松香树脂产品1万吨,出口美国、土耳其、摩洛哥等国,国内销往北京、上海、江苏等10多个省市的100多家客户,销售总收入达1.36亿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