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明区:综合实力投资潜力等排位均前移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贵阳日报2017/10/12

图为南明区欧美医药产业园医技人员正在进行实验操作。

日前,2017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等10项榜单发布,南明区列综合实力百强第90位,较上年前移2位;列投资潜力百强第57位,较上年前移2位;列创新创业(双创)百强第48位,较上年前移1位。至此,该区已经连续四年入围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县市。

连续四年入围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县市的背后,是南明区坚持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城市新品位、增强群众获得感所作出的不懈努力。近年来,该区按照“守底线,走新路”的要求,以“共建美好南明”为发展主题,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突出抓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围绕项目抓投资、围绕企业抓产值、围绕重点支撑抓税收、围绕产业定位抓投资,使得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向好。

“创新驱动”是南明区攻坚克难的“金钥匙”。面对发展空间受限,支柱企业大量外迁、传统产业后续乏力的困局,南明区意识到,要突破局限,必须深化改革创新,从构建新兴现代产业体系上寻找跨越之路。于是,聚焦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推进大数据、大健康、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成了南明区的战略选择。

大数据产业对南明经济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该区出台了《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扶持优惠政策(试行)》等系列优惠政策,近700家大数据关联企业、众创空间以及孵化企业先后入驻花果园,形成“花果园大数据双创集聚区”,“富源居电子商务集聚区”已注册企业390余家,“中坝智能呼叫及服务外包集聚区”拟建成7000余个坐席。目前,全区大数据及关联企业有2700余家,预计到今年年底产业规模总量将突破150亿元。

该区坚持走绿色工业发展道路,重点瞄准欧美发达地区高端技术和优质企业,大力发展医药生产、医疗器械、医用材料、医疗健康服务等产业。从2016年3月28日正式破土动工,到今年2月“中瑞医疗器械生产线项目”和“中美免疫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线项目”正式生产,不到一年时间,南明区欧美医药产业园从无到有,效率之高令人惊叹。

近年来,面临商圈不够繁荣、楼宇资源不足、物流发展不够快的瓶颈,南明区深入实施“名街商圈打造计划”“楼宇经济振兴计划”“现代物流发展计划”,加速发展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等现代服务业。目前,南明区已建成火车站鸿通商贸圈、油榨街红星美凯龙商贸圈、花果园商贸圈以及东门亨特商圈等多个商圈;形成富中国际、中银大厦、花果园国际中心等一批亿元商务楼宇,全区产值突破亿元的商务楼宇达到33栋,税收突破亿元的商务楼宇达到7栋;全区物流企业达到500余家,去年实现产值20亿元。

今年上半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305.27亿元,占全省比重5.3%,占全市比重20.8%;同比增长12.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5.2、1.7、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0.52亿元,同比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49.27亿元,同比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55.49亿元,同比增长11.5%。在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测评中位居榜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