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花溪区:培育乡村人才 助力乡村振兴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贵阳日报2018/07/05

图为农户在久安乡食用菌培植基地接受实操培训。

振兴乡村要靠创业创新的“新农人”。近年来, 花溪区立足乡村发展实际,通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完善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各类乡村人才库等系列措施,不断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培育“新农民”兴乡、 鼓励“新知青”下乡、吸引“新乡贤”回乡,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源头活水。

迅速壮大新型经营主体队伍和新农民群体,是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促进力量。为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花溪区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养“田秀才”的同时,还依托高校、培训机构和龙头企业,先后在孟关乡、黔陶乡、高坡乡、马铃乡创建4个培训基地,把培训班办到农家院落、田间地头,由专家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对农户手把手开展茶果种植管护技术、农旅产业经营专业培训,推动传统农民转型为农业产业工人、农旅产业经营人,打造现代职业农民队伍。

为吸引更多的“新农民”返乡,花溪区进一步完善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为返乡农民工、有着农村生长背景的知识青年,以及在外致富的“能人”提供创业资金扶持,“点对点”帮助解决困难,让其充分发挥一技之长,力争达到“帮助一户,带动一片”的创业局面。

与此同时,花溪区还通过建立健全各类乡村人才库挖掘“土专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发掘、展示花溪民俗和传统技艺、土法土方,储备专业性实用人才,建立了花溪苗绣、苗族古歌、射背牌、布依族纸染绣制作等非遗传承基地,实施民间老艺人“名师带徒”工程,做好民间艺术家的技艺传承工作。

振兴中的乡村,是创业的大蓝海,是能人的用武地,是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实现梦想的大舞台。为鼓励更多的“新知青”下乡,吸引“新乡贤”回乡,让农村成为创业创新的热区和高地,花溪区利用区内高校优势,以项目、基地、特聘岗位等为载体“借智”高端人才,探索建立了“周末工程师”机制,积极搭建乡校、村校合作平台,开展联合科技研发、课题攻关,让“才由业出”,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积极发挥好各类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

同时,花溪区还通过整合资源加快培育扶持“农创客”,探索建立了乡村创客服务点和一支由企业、专家、公务员组成的创业服务指导组,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集成式优质服务,支持有理想、有创新、有知识、有胆识的乡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胆创业创新,给予优厚待遇,为其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建立“花溪籍人才库”,引导各村组建乡贤会,建立定期活动联络、重大事项协商等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在外人才的人脉优势、资金优势、研学优势、管理优势、信息渠道优势,形成人才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归的良好局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