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加快引才育才聚才 构筑经开人才高地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贵阳日报2018/03/09

第六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将于本月下旬举行,近期,经开区人力资源局、人才办根据上级部门安排和年度人才工作推进计划,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今年的招才引智工作,收集企业人才(项目)需求资料、路演项目的推介、参会人才邀请……据介绍,今年经开区将通过各类活动和载体努力实现高层次人才引进200名以上。

高层次人才引进已成为经开区加快园区发展的重要推手,近年来,经开区紧紧围绕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和打造千亿量级园区目标,不断加快人才队伍建设。2017年,该区通过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不断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拓宽引才渠道,加大引才力度,通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项目聚才、活动揽才等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聚天下英才共建经开、发展经开的构想正逐步实现。

通过努力,经开区去年共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65人,新增大学生创业实体43人,大学生创业培训35人,引进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和科研团队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创新创业团队6支。

引才,让人尽其才

发展之要,首在用人。

刚过完春节,同济堂总经理助理孙宜春立即回到忙碌状态,配方颗粒和经典名方是他和他带领的研发团队接下来的重点研究项目。作为经开区较早引进的人才,来到同济堂后,孙宜春前后带领团队开展了国家、省、市、区各个级别的项目研究近20个,其中,中药制剂全流程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于2017年被国家工信部评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

人尽其才,能有效助推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在经开区,像孙宜春这样的人才不在少数。去年,经开区通过实施“大数据人才引进工程”和“黔归人才计划”,加强载体引才、项目聚才、活动揽才,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大数据安全产业作为经开区的重点产业,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撑。去年,经开区通过实施“大数据人才引进工程”,向省内外引进了一批大数据安全领域的重点企业和人才队伍。截至目前,区内共有大数据安全企业30余家,随企业入住辖区的大数据安全产业方面领军人才有5人。

经开区开展“黔归人才计划”,先后组织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贵阳爱立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贵阳电线厂有限公司等28家企业赴吉林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等20所高校开展引才招聘活动,让企业掌握黔籍学子求职信息,为企业招才引智搭建平台。

充分利用人才博览会、数博会等平台,先后与中关村可信计算产业联盟等接洽,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努力实现“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催生一个新兴产业、培育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链式效应。通过招商引智,推动北京至信普林科技创业团队、贵阳兴我电子商务创业团队到经开区创新创业,共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1名。

坚持项目聚才,通过以项目为抓手,加快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全面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吸引科技人才聚集。截至2017年11月,经开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5家,去年新增5家科技型种子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

引才还要用才,真正让人尽其才。去年,经开区共有10名高管获得创新创业奖励38万元,一人获得贵州省“百人领军人才”称号,两人被评为贵州省“千人创新创业人才”。

育才,激发内生动力

打造人才队伍,除了引,还要育。

在经开区人力资源局和人才办相关负责人看来,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是推动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而科学育才,则是汇聚人才“梯队”的关键,也是人力资源、人才储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去年,经开区不断加快人才培养力度和人才智库建设进度。在全省率先培养大数据安全人才,对勤邦生物、华唐等大数据企业的100余名在岗职工进行大数据及网络安全技能培训;引导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搭建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争取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资金100万元(已拨付60万元);帮助贵航高级技工学校刘先大师申报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争取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资金10万元(已拨付6万元)。

为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去年经开区还举办了技能之星竞技比赛,设立工业控制、中式烹调、汽车钣金三个工种,吸引了辖区近40余名技能能手参赛,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

加快推进大数据及网络安全人才新型智库建设,依托省内外大数据安全领域高精端人才团队和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的智力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大数据及网络安全人才新型智库,预计投入建设资金120万元-285万元、运营资金60万元-100万元。通过智库建设获取并存储人才和专家数据,提高人才储备效率。

留才,优化服务环境

“在新的经济发展背景下,经开区对人才总量和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打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经开区需要强有力的智力支撑。”经开区人力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认为,人才不仅要引进来,还要留得住,优化服务环境是首要任务。

去年,经开区从津贴兑现、居住环境、教育等方面加快营造良好的引才环境。为20余家企业兑现引才奖励、劳务输入、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单位补贴、网络招聘补贴等180余万元。

在居住环境方面,全面键全和完善高层次人才公寓,为货车帮、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辖区重点扶持企业提供高层次人才公寓和短期公寓。经开区将进一步加强人才公寓的管理,提高经开区人才公寓使用率,更好地解决经开区人才住房问题,为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提供良好发展环境,确保企业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据悉,目前经开区年均投入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近3500万元,用于支持职业培训、人才引进、用工服务、创新创业和建设人才公寓,从住房、社会保障、户籍、子女教育等方面全面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加快聚集“高精尖缺”人才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经开区从住房、医疗这些方面都给了我们保障,每个月都会有住房补贴,生活上的问题从不用我担心。从去年来到这里,我和研发团队能够一直专注于智能制造项目的研究。”经开区在人才上的各项举措,给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博士刘超吃了一颗“定心丸”,“企业的发展氛围很好,辖区领导也经常关怀,还组织我们去参加体检,我打算以后就留在贵州发展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