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开20余次线上会议,选调600余名优秀教师,录制1600余节网络课程,协调900余台电视设备,惠及全省670余万中小学生……
2020年春季新学期,注定难忘。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春季学期延迟开学,在教育部相关政策统一指引下,“空中课堂”成为全国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的学习新方式。在贵州省教育厅统筹部署下,贵阳市教育局扛起省会教育责任,汇集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全力以赴高位、高效、高质为全省录制网课资源,用行动书写教育初心、诠释育人使命,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争分夺秒 高位统筹聚合力
这是一种彰显责任与担当的贵阳速度。自疫情发生以来,在贵州省教育厅的统筹部署下,贵阳市教育局积极响应,提前谋划部署,有条不紊地抓好全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
1月26日,紧跟省教育厅步伐,市教育局发布暂时关停我市线下各类培训机构有关通知;27日,教育部发布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通知后,市教育局立即对外公布咨询电话,拓宽师生家长获取新学期工作安排相关信息的渠道;28日,全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召开,提出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十个到位”的要求……
为确保2020年全省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省教育厅开设了面向全省中小学师生的“阳光校园·空中黔课”平台。1月31日晚,市教育局紧急召开会议,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向全省中小学各年级主动提供远程授课公益资源。同时,积极联合贵州广电网络公司,以电视端为主要播放渠道、以手机端为补充,确保网络资源覆盖全省中小学生。
立说立行,不负使命。贵阳市教育局立即成立了以局领导为组长的“阳光校园·空中黔课”课程资源准备和录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主体,细化岗位分工,制定工作要求,全面统筹协调课程录制工作;制定资金保障措施,先后拨付经费400余万元,确保录制课程资源的技术支持、物资保障等及时到位;制定“阳光校园·空中黔课”课程录制工作细则,倒排录制工期,确保课程质量、录制进度。
6次线下会议、20余次线上会议、10余条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从部署全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到暂时关停线下培训机构、组织全省中小学远程授课录制工作,全市教育系统积极响应,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和教研教学方案后,在全市遴选12所中小学校,组织600余名优秀教师,录制近1600节课程,让全省670余万中小学生共享省会优质教育资源。
特殊时期,特殊课堂。正式开学后,各学校还将对远程授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做好后续教学的衔接工作。
立足全省 精心备课显担当
这是一种立足全省的贵阳高度。贵州省有670余万中小学生,各地区各学校存在着教材版本、教学进度、学生学习能力等差异,如何让每一堂课能够兼顾全省绝大多数学生,让屏幕前的学生坐得住、听得进、学得懂?为此,全市最优秀的教研工作者参与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立足全省的大教研工作中。
在贵阳市教育局的指导安排下,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成立了以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全省统一课表,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要求”的文件精神,基于全省各市(州)教育教材版本、教学进度的差异、学生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不同等多种因素,在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统筹远程授课教学计划、教学方案的制定,并对各学科教学思路、目标、内容等进行严格把关,通过任务到人、责任到岗,保证网络课程达到“全省学生均有收获”的效果。
术业有专攻。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科特点,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室、初中室、高中室等均成立了网课工作专班,组建网课备课、指导团队,认真制定教学建议,并协同市教育局基教处规划全省统一总课表,从学科特点、教育规律、实际教学内容等方面审定学校课程计划。
如高三、初三年级的网课资源,以专题形式围绕知识点展开;其他年级则根据教育部课程大纲,结合各地教材的共同知识点,制定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开展新课教学。
在实际教研中,各学段学科教研员精心指导授课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模拟教学,每次磨课都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教研,认真推敲、反复修改,把控教学质量,力图让每节课都能达到传递知识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效果,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彰显学科育人价值。
此外,教研员还深入录制现场进行指导,把控录制质量,并根据课程录制后的反馈意见进行调整、改进、完善。贵阳市电教馆全程参与、跟踪各年级各学科课程资源录制,配合省广电网络公司做好录课硬件的保障工作。
磨课说课、模拟教学、亲身试教、严格把关……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教研员们在“空中黔课”背后默默付出,用他们的大义、大爱,彰显贵阳师者风范。
精准排查 远程授课无盲区
这是一种善作善成的贵阳力度。2月10日下午,现就读于观山湖区金华中学的初三学生王朝勇,在织金老家抱着手机到田埂、墙角到处找信号收看“空中黔课”的事情引起了市教育局的关注。市教育局立即协商解决方案,联合贵州移动为其送去电视机与机顶盒,并现场安装架网,保证不让一个孩子错失学习机会……这是贵阳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期间千方百计控辍保学的一个缩影。
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远程授课的正常开展,不让一个学生“掉线”失学,贵阳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开展“阳光校园·空中黔课”准备情况排查的紧急通知》,并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线上排查、电话巡查等多种方式,对全市十个区(市、县)贫困学生家庭的网络通畅、收视设备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协调解决排查中发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摸清各类情况底数。
远程授课无盲区,是责任亦是使命。为解决贫困学生面临的各种设施设备困难,贵阳市教育局积极协调三大通信运营商、贵州广电网络等,通过送流量、送手机终端、送电视、送机顶盒等多种方式,为学生顺利上线学习提供硬件支撑。
截至目前,全市教育系统联合贵州广电网络公司贵阳分公司,提供了918组电视机与机顶盒,供贫困学生使用,抓好控辍保学的同时助力脱贫攻坚。
全力以赴 奋力攻坚践初心
这是一种真情投入的贵阳温度。授课方式的改变对于习惯传统授课模式的老师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和考验,从仪容仪表到授课语速调整,再到无学生的模拟互动……课程录制过程中,贵阳12所学校的600名教师,在践行育人初心的同时,不知不觉间已完成了自我的华丽“转身”。
在抗击疫情这场无声的战斗中,每一位参与录课的老师都是无畏的战士,都是平凡的英雄。各个参与学校,无论是班子成员还是学科组长,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后勤保障人员,无不竭尽全力为每一堂精彩课程的呈现努力着——
有的教师身在外地仍牢记师者使命,主动请缨,回筑备课;有的教师全家抗疫,家属在疫情防控一线,自己则投身教育一线;有的年过古稀,仍坚持24小时在线,指导一线录课教师磨课备课;后勤人员则时刻做好录制现场消毒杀菌工作,为保障一线教师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同的岗位,同样的使命、同样的初心,这是贵阳教育工作者在疫情防控期间保障全省中小学生“线上不失学”的务实实践,更是贵阳教育人许下的铮铮誓言。
东风不走寻常路,逆行而上又如何?
我们相信,雾霾终将散去,春暖花开的日子即将到来;
我们确信,贵阳教育人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守好疫情防控教育阵地;
我们坚信,贵阳教育人必将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展现新时代育人本色,在大考中交出优秀答卷。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陈亚
(《网上授课助力居家学习 共战疫情诠释教育担当》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